iPhone18 Pro:屏下Face ID!iPhone18:延期发布
当手机市场的发展节奏来看,各大厂商都在做出属于自己的改变,即使是苹果iPhone也没有放弃发展,2026年苹将迎来其智能手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根据多方爆料,苹果计划调整iPhone系列的发布时间表,首次推出折叠屏iPhone,并同步革新旗舰机型的硬件设计。
这一战略不仅涉及产品形态的突破,更折射出苹果在供应链管理、技术研发和全球化布局上的深度考量。
只不过对于做等等党的果粉来说,还需要耐心做等等党,尤其是iPhone18系列,或许要有更多的耐心了。
需要了解,苹果计划在2026年秋季同时发布iPhone18 Pro系列(包括Pro和Pro Max)、iPhone 18 Air以及首款折叠屏iPhone。
而标准版iPhone 18和iPhone 18e则推迟至2027年春季上市,这一调整打破了苹果每年秋季集中发布新机的传统。
主要原因包括随着iPhone机型扩展至六款以上(含折叠屏),分阶段发布可避免代工厂短期内用工需求激增,缓解供应链压力。
以及苹果将折叠屏iPhone视为创新突破口,其发布时间与Pro系列同步,凸显公司希望借此重塑高端市场格局的野心。
要知道折叠屏iPhone的推出也标志着苹果对柔性屏技术的成熟应用,也是iPhone能够取得超大幅度的关键。
而且该机型将采用类似书籍的横向折叠设计,展开后屏幕尺寸接近8英寸,折叠状态下外屏为5.49英寸挖孔屏。
同时内屏首次应用屏下摄像头技术,分辨率达2713×1920,只不过苹果仍需解决屏下摄像头透光率问题,以确保自拍效果不逊于安卓竞品。
不管如何,折叠屏iPhone的吸引力肯定是不低的,但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还是会把注意力放到iPhone数字系列中。
而除折叠屏外,iPhone18 Pro系列的另一大亮点是屏下传感器技术的引入,也就是采用屏下Face ID,仅保留前置摄像头的单孔设计。
这种设计可以使“灵动岛”(Dynamic Island)区域进一步缩小,那么手机屏幕正面的视觉冲击力也就会很强。
需要注意,Face ID的3D结构光模组需要红外光穿透屏幕,但传统屏幕的透光率较低,因此苹果通过优化屏幕子像素排列,在特定区域减少像素密度,以提升红外透光率,同时通过算法补偿显示效果,避免肉眼察觉差异。
这一设计将使Pro系列的正面屏占比显著提升,接近“真全面屏”形态,但初期可能牺牲部分解锁速度和安全性。
另外基础版iPhone机型预计在2025年引入120Hz LTPO屏幕,而Pro系列将连续两年采用“屏下+打孔”过渡方案,最终实现完全屏下摄像头的目标。
但没有想到的是,消息称iPhone18要等到2027年才会进行推出,这也意味着iPhone的发展节奏与销量方面都会有较大变化。
再加上此前有消息称平价版iPhone18和iPhone18e将在印度生产测试,而AirPods等产品线也逐步向印度转移。
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iPhone的发展路线上,将会变得与众不同,对于果粉来说,自然也需要好好做出考虑。
其实说到这里,笔者觉得iPhone18系列的期待值还是不低的,一方面是有消息称iPhone17系列会标配高刷新率特性。
等到了后续迭代新机,这个功能特性自然也就不会出现缺席的情况,并且全天候显示等特性,应该也不会缺席。
另一方面则是核心配置方面都会进行提升,据说A20系列处理器会采用台积电2nm工艺,性能方面的提升幅度会很大。
只不过苹果也需应对潜在风险:折叠屏的良率、印度工厂的品控稳定性,以及消费者对高价创新产品的接受度。
总而言之,折叠屏iPhone的推出不仅是产品形态的突破,更是一场关乎技术、战略与全球化资源的综合博弈。
若成功,苹果或能再次引领行业;若失败,则可能暴露其创新瓶颈,再加上iPhone18系列的一些变化,未来之路还真的很难说。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对iPhone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期待吗?欢迎回复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