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向新而行丨头发丝直径十六分之一 他在毫厘间精准打磨动车零件

2025-05-01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眼下,全球最快高铁CR450动车组样车正在进行型式试验。高铁飞速发展进程中,列车的制动系统始终是技术创新的焦点,我们的技术工人也以精湛的技艺和执着的钻研,攻克极限难题,不断实现超越。

6500米、112秒,这是全球最快高铁——CR450动车组从时速400公里到0,必须实现的制动距离和时间。张洪宾正在打造的就是动车组制动系统的关键零部件——️制动️盘盘️毂

高速动车组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背后有无数道需要跨越的高难度技术门槛。其中,制动装置是确保高铁安全运行的核心技术。

️铁科院集团公司铁科纵横(天津)高级技师 张洪宾:我们铁路人有这么一句话,不怕车跑不起来,就怕车停不下来,这句话就表明了列车制动的重要性。

盘毂是制动盘部件中精度要求最高的零件,也是车辆系统中工况条件最恶劣的部件之一。高铁紧急制动情况下,制动盘温度会骤然升高到700摄氏度,并在巨大的制动力作用下不能有丝毫影响安全的损坏,这给产品的设计和制造都带来极大挑战。

2012年,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正式启动研发,张洪宾所在的企业接到了制动盘的生产试制任务。如果按常规工艺,加工盘毂内孔首先就要引进高精度的磨床,还得预留调试准备的周期,这会极大拖慢试制进度,进而影响整个项目。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当时只有26岁的张洪宾脑中诞生,能不能凭着车工技术来试一试?

️盘️毂️的精度要达到0.005毫米,这只有头发丝直径的十六分之一,用车床加工如此高精度的工件,在当时几乎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但张洪宾却认为,这是他已经期盼了太久的,作为一名技术工人突破创新的开始。

没有任何捷径,从车床的各项参数,到加工时用多少转速,走刀量的多少,张洪宾一点点摸索和调整着,常常在车床边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甚至通过听声音就能辨别车床的切削状态,

尝试7种不同结构刀具,变更9种走刀路径,张洪宾和团队反复调整机床转速、切削深度,并摸清了环境温度变化对加工的影响。三个多月过去,️他们不仅攻破了车床生产“复兴号”制动️盘盘️毂️的关键技术,并且减少一道工序,比国外磨削加工的效率整整提高了一倍。

广袤大地上,中国高铁“贴地飞行”,书写着复兴故事;车床的轰鸣声中,张洪宾也在一厘一毫地精进着。

如果说盘毂是CR450动车组制动系统的“力量担当”,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零件——楔形销,就是列车刹停时的“安全锁扣”,不到5厘米高的它,初次加工就让“身经百战”的张洪宾大吃一惊。

全新材料带来全新挑战,从异形刀具的优化与打磨开始,张洪宾无数次修改编程、分析切屑过程中的让刀现象,调整转速参数。通过创新弧面加工数控技术,最终,张洪宾把新型楔形销严丝合缝地装进了CR450动车组样车的制动夹钳。

从无到有,从追赶到领跑,从时速200公里、300公里到400公里,中国高铁始终以自我超越的精神刷新着纪录,张洪宾和团队也将手中的精度,一次次推向新的高度。

️铁科院集团公司铁科纵横(天津)高级技师 张洪宾:自己亲手加工的零件,装在了我们的“复兴号”上,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那种自豪感是油然而生的。交通强国的建设,也是由我们一线工人这种一车一钻来最终去实现的。

监制丨王琰 岳群 制片人丨李欣 翟壮 陈钰洁 记者丨盛洁 孙强 程向兵 摄像丨孙问 编辑丨张昊 陶晨威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