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拿着“大哥大”,腰间挂着BB机,几乎是成功人士的标志。那时,BB机和“大哥大”是身份的象征,普通人是买不起这些“装备”的。而在那个信息还不发达的年代,传统书信是许多人保持联系的主要方式,尽管座机逐渐普及,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随时待在电话旁,而且安装座机的费用也不低。
![]()
因此,BB机成为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通讯工具。电影《乘风破浪》中的一幕,彭于晏饰演的徐正太,为了还未出生的儿子准备了一箱BB机,并信心满满地告诉儿子,凭借这些BB机,几年后肯定能赚到大钱。这一幕凸显了BB机在当时的巨大价值,因为如果没有BB机,徐正太怎么可能靠它发家致富呢?
![]()
BB机自1983年进入中国市场,到今天已经整整40年。对于许多60、70、80后来说,BB机曾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很多人可能依然珍藏着曾经拥有过的那一部BB机。虽然现在通讯技术飞速发展,但许多人还会好奇,BB机如今还能用吗?曾经的寻呼台现在还能拨通吗?
![]()
记得在1998年,我作为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第一次听到“传呼机”这个新名词,那时我对这种只需打电话几句话,对方就能立刻回电的通讯方式充满了好奇。我和小伙伴们在午后的闲暇时光里,一遍又一遍地拨打126寻呼台的电话,哪怕什么也不说,仅仅是“呼叫”一下,也让我们觉得乐在其中。直到父母拿着话费账单出现,我才知道,原来这种简单的快乐并不是免费的。
![]()
BB机的历史要追溯到1983年,当时上海建立了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寻呼台。BB机是1948年在美国诞生的通讯产品,它的进入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经济开始高速发展,沟通成了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BB机虽然是单向通讯工具,但比座机方便、比“大哥大”便宜,且两节电池可以使用近一个月,因而一经推出便迅速风靡,成为商人和有身份地位的人的必备品。
![]()
如果回顾BB机的使用流程,我们会发现,它的操作其实很繁琐:A打电话给寻呼台,寻呼台接线员再将留言转给B,B再回电给A。这种复杂的流程在当时并不显得奇怪,因为那个时期的“大哥大”价格高昂,不是普通百姓能买得起的,而流动人口也需要一种方便的通讯工具,BB机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
![]()
随着BB机在中国市场的流行,公用电话亭和IC卡的销售也得到了促进。BB机的普及对中国电信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1983年到1993年,BB机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一度昂贵,一台汉显BB机的价格和入网费合计超过2000元,那时大部分人的月工资只有几十元,甚至一百多元,这意味着BB机的价格几乎相当于人们几年的收入。相比之下,即使是现在的最新款iPhone,在BB机的面前也只是一个“小弟”。
![]()
BB机的变化经历了两个历史性的转折:从最初的数字机到汉显机。这一转变使得BB机从一个只能通过回电话来沟通的中介,变成了可以单向接收信息,并根据内容决定是否回电的工具。这使得使用者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类似于现在我们用聊天软件时,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是否回复。不过,由于BB机依旧需要支付较高的使用费用,很多人还是很谨慎,避免在不必要的时候频繁回复,以免话费过高。
![]()
到了90年代,BB机的价格开始下跌,摩托罗拉等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售价从2000元快速降至几百元,而寻呼费用也得到了大幅度的下降。1990年至1998年间,BB机的用户数量激增,1998年,中国的BB机用户达到了6546万,成为全球最大的BB机市场。那时几乎每家每户至少有一部BB机,BB机在中国的普及达到了巅峰。
![]()
然而,随着手机的普及,BB机逐渐走向了衰退。1997年,中国的蜂窝移动通信开始兴起,广州建设了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移动通信基站。一年后,大哥大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尽管它价格昂贵,但手机的出现已经开始威胁到BB机的市场地位。
![]()
到了90年代中期,随着手机技术的进步,手机逐渐变得小巧、轻便,消费者开始选择手机而非BB机。尽管BB机的用户数量在1998年一度超过手机,但它的市场份额已经开始下滑。进入21世纪后,手机迅速取代了BB机,而与此同时,BB机的市场地位开始动摇。
![]()
2000年以后,BB机运营商开始采取各种手段想要恢复市场,但随着“小灵通”的出现,BB机彻底被淘汰。“小灵通”与BB机一样,出道即巅峰,但它的信号问题使得BB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2004年,BB机的用户量进一步下降,运营商纷纷关闭寻呼业务,直到2007年联通宣布正式停止寻呼业务,BB机在中国市场彻底“死”了。
![]()
如今,BB机已经无法使用,因为寻呼台已经消失。尽管现在许多人还收藏着曾经的BB机,但没有人再指望它能够“复活”。BB机的“死亡”并非偶然,它最终被更先进的手机取代,而这一切也预示着科技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
![]()
如今的智能手机,虽然拥有BB机、MP3、影碟机等多个功能,但它也许在未来会被更先进的通讯工具取代。科技发展的规律永远向前看,可能我们现在用的智能手机,也许某天会被新一代产品所取代。每一次科技的更新迭代,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BB机的“死亡”并不是它的终结,而是它的功能被更为先进的技术所集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