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监测期内,新冠阳性率均列南北方省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的首位。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新冠阳性率为南方省份第二位,北方省份第三位。近一个月来,新冠阳性率再次上升。
近日,多地提醒市民注意防范新冠病毒。5月12日,北京市朝阳区疾控提醒,目前朝阳区新冠病毒活动呈上升趋势,老年人和免疫低下者属于高风险人群,建议居民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管理。郑州市疾控中心亦提醒市民,随着5月气温持续攀升和降水增加,各类病原体进入活跃期,传染病传播风险显著增高,要重点防范新冠病毒感染在内的传染病。
近期新冠出现抬头趋势,结合当前疫情形势和科学防控要求,可从个人防护、健康监测、就医治疗3个维度采取针对性措施,以下为具体建议:
️ 一、个人防护措施
️科学佩戴口罩
在人群密集场所(如公共交通、商场、医院等)或密闭空间内,务必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降低感染风险。
口罩需完全覆盖口鼻,避免反复使用或触摸口罩外侧。
️保持手卫生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含酒精的洗手液,遵循“七步洗手法”,尤其在接触公共物品、咳嗽或打喷嚏后。
避免用手触摸眼、鼻、口,减少病毒通过黏膜传播的可能性。
️保持社交距离
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避免参加大型聚会或活动。
在公共场所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的安全距离,降低飞沫传播风险。
️改善通风条件
居家或办公场所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降低病毒在密闭环境中的浓度。
️ 二、健康监测与早期干预
️自我健康监测
密切关注自身及家人的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嗅觉味觉减退等症状,应立即进行抗原自测或核酸检测。
尤其需警惕老年人、儿童、孕妇及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的健康变化。
️及时就医与隔离
若检测结果为阳性,需立即居家隔离,避免与他人接触,减少传播风险。
症状较重或持续加重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 三、就医与治疗建议
️对症治疗
轻症患者可居家隔离,遵医嘱使用退热、止咳、缓解咽痛等药物,缓解症状。
多休息、多饮水,保持营养均衡,增强免疫力。
️重症患者及时就医
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时,需立即前往医院就诊,接受专业治疗。
️其他医院查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