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厦门10月3日消息(记者 邬眉 吴馨骅)10月1日,2025第二届海峡两岸(集美)科普研学季正式拉开帷幕。本届研学季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吸引近50组两岸亲子家庭参加。

据介绍,去年,首届海峡两岸(集美)科普研学季创新模式,获评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称号。适逢首个“全国科普月”,研学活动的规模与内涵实现全面升级。

️搭建科普桥梁,深化两岸交流

启动仪式在庄重雅致的《中华香礼》表演中拉开序幕,香道文化的千年韵味与现代科学精神交相辉映,为本届研学季奠定了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基调。

启动仪式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我们搭建这座科普之桥,旨在紧密连接两岸。让更多孩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让集美的科普资源真正活起来、火起来,为科技强国贡献基层力量,助力两岸文化交流。”集美区科学技术协会负责人杨志伟在致辞中回顾了首届活动的成果,并指出本届研学季的三大目标,即弘扬科学精神,激发青少年探索热情;深化两岸融合,以科普为纽带增强文化认同与情感联结;系统整合资源,构建“科普+文旅+产业”全域生态,推动集美科普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赋能”。

️联盟揭牌授旗,系统整合资源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本届研学季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新增了包括集美区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来明视管家视力保护科普教育基地、路桥百城低空产业运营基地、现代名优果树开发科普教育基地、厦门沉香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厦门理工学院AMOY赛车俱乐部科普教育基地及美发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等多个研学基地,进一步拓展科普研学的领域与内涵。

活动现场,集美区科普(教育)基地联盟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集美区科普事业进入集约化、系统化发展的新阶段,未来,该联盟将推动各基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青少年提供更优质的科普体验。

️沉香为媒,两岸亲子同研学

启动仪式后,首场研学活动“闻香识科学”在厦门沉香博物馆生动开展。活动将香道文化与科普互动深度融合,打造“智慧香乐园”,近20位两岸亲子家庭成员,与集美本地亲子家庭一同,沿着香文化的历史脉络,认识了各种香料,并在科普环节深入学习了沉香的分布、形成、产区特点及简单的鉴别方法。在非遗制香“印香”手作环节,两岸少年共同合作,将香粉细心填入“福”字模具,压实、起篆,在萦绕香气中寄托美好祝愿。

两岸少年合作制香(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集美区实验小学五年级的诚毅科普小记者宾怡萌分享道:“沉香的形成让我感受到自然的神奇与脆弱。我将继续观察和记录,把集美丰富的科普资源传播给更多人。”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本届研学季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届集美区诚毅科普小记者训练营此前已于福建教育学院附属集美实验学校美山分校顺利开营。活动当天,厦门沉香博物馆馆长、闽南香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廖木森接受了诚毅科普小记者们的采访。

两岸亲自家庭走进集美科普基地(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据介绍,接下来,小记者团还将继续深入集美区20余个科普基地,用笔和镜头记录科学魅力,传播集美科普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