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心脚踝扭伤还肿起来了,怎样能快速恢复呢?牢记RICE原则能让你少走弯路。休息是让受伤部位有修复时间,冰敷可收缩血管,加压包扎能防止肿胀加剧,抬高患肢有助于消肿。遵循这四个要点,对脚踝扭伤后的恢复十分重要,下面展开介绍。

R(Rest)休息

避免活动:脚踝扭伤后,应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避免让受伤的脚踝继续受力。如果继续行走或运动,可能会使损伤进一步加重,导致肿胀和疼痛加剧。比如在打篮球时扭伤脚踝,要马上停止打球,找个安全的地方坐下或躺下休息。

充分静养:尽量减少受伤脚踝的使用,给它足够的时间来修复。可以使用拐杖等辅助工具,避免受伤脚着地。一般来说,轻度扭伤需要休息1-2周,中度扭伤可能需要2-4周,重度扭伤则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脚踝扭伤了肿了怎么恢复最快

I(Ice)冰敷

及时冰敷:在扭伤后的48小时内,应尽快进行冰敷。冰敷可以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肿胀,同时还能缓解疼痛。可以用冰袋或用毛巾包裹冰块,敷在受伤的脚踝部位,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隔2-3小时冰敷一次。

注意方法:冰敷时要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皮肤。可以在冰袋和皮肤之间垫一块毛巾。如果没有冰袋,也可以用冷水浸湿的毛巾代替,但效果可能相对较差。

C(Compression)加压包扎

选择合适材料:可以使用弹性绷带对受伤的脚踝进行加压包扎。弹性绷带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提供适当的压力,减少肿胀。在包扎时,要从脚踝的远端开始,向近端缠绕,包扎的力度要适中,不能过紧或过松。

观察血液循环:包扎后要注意观察脚趾的颜色和感觉。如果脚趾出现发紫、麻木或疼痛加剧等情况,说明包扎过紧,影响了血液循环,需要及时松开绷带重新包扎。

E(Elevation)抬高患肢

抬高高度:将受伤的脚踝抬高至高于心脏的位置,这样可以利用重力作用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可以在休息时,用枕头或垫子将脚踝垫高。一般来说,抬高的高度在30度左右较为合适。

保持时间:尽量在休息时都保持脚踝抬高的状态,尤其是在晚上睡觉时。持续抬高患肢有助于加快消肿的速度,促进恢复。

脚踝扭伤肿胀后,遵循RICE原则是恢复最快的方法。首先是休息,要立即停止活动,充分静养受伤的脚踝,避免其继续受力,根据扭伤程度给予足够的修复时间。其次是冰敷,在扭伤后的48小时内及时冰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2-3小时,注意避免冻伤皮肤。然后是加压包扎,使用弹性绷带从脚踝远端向近端包扎,力度适中,并观察血液循环情况。最后是抬高患肢,将脚踝抬高至高于心脏30度左右的位置,尽量在休息时都保持该状态。只要严格按照RICE原则的这四个要点进行处理,就能有效减轻肿胀和疼痛,加快脚踝扭伤的恢复速度,让你少走弯路,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和活动。

其他医院查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