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穿刺检查是什么吗?其实它是借助特殊针具,从身体特定部位抽取样本进行检测的方法。在面对一些难以确诊的疾病,或是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等情形下,医生往往会根据实际状况,建议患者接受穿刺检查。
穿刺检查的定义
基本概念:穿刺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诊断技术,它利用特制的穿刺针,经过皮肤等组织进入体内特定的器官或病变部位,抽取细胞、组织或液体等样本,然后通过显微镜、生化分析等实验室检查方法,来明确病变的性质、病因等情况。例如,在怀疑甲状腺结节有恶变可能时,就可以通过甲状腺穿刺活检来获取细胞样本进行病理诊断。
穿刺针类型:穿刺针有多种类型,包括细针和粗针等。细针穿刺一般用于抽取细胞,对人体损伤较小,常用于初步筛查,如乳腺细针穿刺;粗针穿刺则能获取相对较大的组织条,诊断的准确性更高,但对组织的损伤也相对大一些,常用于肿瘤的确诊等情况。
医生建议做穿刺检查的情况
明确肿物性质:当身体出现肿物,如甲状腺肿物、乳腺肿物、肺部肿物等,通过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不能明确其是良性还是恶性时,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穿刺检查。通过获取肿物的细胞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肿物是良性肿瘤、恶性肿瘤还是其他病变,从而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比如,对于一个发现的肺部小结节,穿刺检查可以帮助判断它是否为早期肺癌。
寻找病因:当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胸水、腹水等情况时,穿刺检查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例如,抽取胸水进行化验,可能发现是结核感染、肿瘤转移、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导致的胸水。同样,对骨髓进行穿刺检查,可以帮助诊断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明确病因后才能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指导治疗:在某些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穿刺检查也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在肿瘤化疗前,通过穿刺获取肿瘤组织进行基因检测,了解肿瘤的基因突变情况,医生可以为患者选择更合适的靶向治疗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另外,对于一些脓肿性病变,穿刺抽脓不仅可以明确病原菌,还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促进病情的恢复。
穿刺检查的优势与风险
优势:穿刺检查具有操作相对简单、能直接获取病变部位样本、诊断准确性较高等优点。相比于手术切除等方法,它对患者的创伤较小,费用相对较低,患者恢复也较快。例如,甲状腺穿刺活检可以在门诊进行,患者当天就可以回家,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风险:虽然穿刺检查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检查方法,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会出现局部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不过这些情况一般发生率较低,而且医生在操作前会进行全面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另外,穿刺检查也有一定的假阴性率,即穿刺结果显示正常,但实际上病变仍然存在,这就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穿刺检查是一种重要的医学诊断手段,它通过抽取人体组织或液体样本,帮助医生明确病变的性质、寻找病因等。在面对身体出现肿物难以判断良恶性、不明原因的发热或积液等情况时,医生常常会建议患者进行穿刺检查。穿刺检查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等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患者在面对医生的建议时,应充分了解穿刺检查的意义和可能出现的情况,积极配合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以获得更准确的诊断和更好的治疗效果。
️其他医院查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