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我看到李银河老师说的一句话,深深打动了我。她问:“人能不能把单纯的快乐设定为人生的目标?”我认为答案是“完全可以”。

如今,国内娱乐圈里,能带给人单纯快乐的内容实在不多,尤其是喜剧类节目。许多节目要么硬生生地塞进深奥的道理,要么依赖廉价的共鸣博取观众的眼泪。

不过,还好,有《喜人奇妙夜2》这种节目,它没有走那些老路,而是脚踏实地地带来欢笑,这点非常难得。

《喜夜2》一发布阵容,老观众几乎都能猜到,每个参与者都是熟面孔。比如《一喜》冠军的那句经典台词:“是____吗?是那个不爱洗脚的___吗?”以及《二喜》冠军的“把虚拟____给我关了!”光是回忆这些台词,就能想起演员的模样。

原本我以为节目组可能会找一些新人,毕竟现在很多综艺节目都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但节目组倒是实事求是,把之前几季的“顶流”全请了回来,五位“冠军团长”带领各自团队打比赛,三轮积分赛输了就团灭,整个比赛充满了真实感。

这些演员让人放心的原因很简单,他们都是经过市场验证的演员,并非随便找来的草根选手,堪称“喜剧世界杯”也不为过。更重要的是,整个团队的氛围特别温馨,没有那些竞技类综艺中常见的恶性竞争和撕逼。

节目组曾提到有“喜剧监狱”,演员们需要提前几个月进驻,进行高强度的创作和排练。我本来还担心他们之间会因为竞争产生矛盾,但发现完全是我多虑了。团长们虽然嘴上说要争抢优秀演员,但实际上,他们在为其他团队修改剧本、提供建议。甚至在二十一份初选作品中,团长们每次都自愿参与协助。

其中,孙天宇尤为突出,他成了“劳模”。无论哪个团队需要人手,他都会去客串,一会儿演帅哥,一会儿扮黑帮,完全不摆架子。

其实,这种互帮互助的氛围,在《喜夜》第一季就已经显现出来了。当时,尽管有选手被淘汰,他们并没有离开,而是留在片场帮忙,出主意,甚至参与助演。而如今的《喜夜2》,即使是曾在直播间、厨房里忙碌的“老家伙”们,也都被拉回来参与创作。整个节目看起来就像是一群久违的朋友聚会,氛围温暖而自然,带给观众的只有纯粹的快乐。

在这种气氛下,节目中的作品也更能打动观众。不用猜测谁会搞事情,大家只需轻松等待欢笑的到来。

《喜夜2》的作品看起来或许疯狂,但其中却透露着人性的真实。比如其中一段恶搞《空城计》的作品:诸葛亮面对司马懿的大军,非但没有按常理出牌,反而跳着“好运舞”喊着“霉运走”。当时,许多诸葛亮的粉丝几乎炸锅,觉得这简直对历史人物的亵渎。然而李诞笑着说:“很合理啊,感觉当时好像应该是这样。”我深以为然。谁说大人物就不能慌张?即使是诸葛亮,面对如此悬殊的局面,他心里也未必毫无忐忑,反而他那种不安和慌乱,更符合真实的人性。

同样,雷淞然在《旧警察故事》中的表现也让我惊喜。原本以为这个角色是一个刚正不阿的反贪英雄,但他饰演的却是一个“墙头草”。他在局长面前点头哈腰,转身又对正义的同伴装出坚定的模样。起初我觉得这个角色有些可恨,但随着剧情发展,我明白了,这才是许多小人物的真实写照。在不完善的社会环境中,他们的“懦弱”其实是在不断挣扎。最后,剧情反转,揭示了角色那些虚伪的外表背后,是为了在暗处做出行动。这样的设定比直接塑造一个完美的英雄更具力量,因为现实中的英雄,往往不是天生强大,而是在痛苦与挣扎中逐渐崛起。

这就像日本的落语,不再讲述47位忠诚死士,而是讲述253个逃兵。喜剧正该如此,它不回避人性中的懦弱与愚蠢,反而让人更有共鸣。

在《喜夜2》中,最令我惊讶的是那个名为《技能五子棋》的作品。虽然这段表演引发了不少争议,观众的投票也拿了最低分,但五位“观众代表”全都给了满分。我最初也有些困惑,里面出现了“飞沙走石是棒球”之类莫名其妙的台词,突然的辱骂和动作没有逻辑。辛芷蕾和我一样,一脸“这是啥”,李诞笑称:“像做了一场噩梦”,刘天池更是直接表示:“你们的表演我调不了。”我本以为需要解读其背后的深意,但最后我发现,这一切根本不需要深刻含义,它就是为了逗笑。那种“没意义”的幽默反而让人觉得特别珍贵。

如今,很多喜剧非得在结尾升华一下,似乎不做点有价值的总结就不是好作品。但《喜夜2》没有这样做。正如米未所说,快乐本身就是一种正向情绪价值,不需要刻意寻找理由。而相比过去的喜剧综艺,从《春晚》小品到《欢乐喜剧人》,再到如今的“新喜剧”,我们能明显看到一个趋势:观众越来越不愿意被“教育”,而是想要单纯的欢笑。

腾讯去年推出的“笑吧”喜剧排播带也很好地契合了这一需求。《喜夜2》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完全理解了观众的需求——不玩花样,不走套路,只是让那些最懂得幽默的人聚在一起,装傻逗乐。这种纯粹的快乐,已经很少见了。

《喜夜2》用“真诚、真实、天真”三大元素,把喜剧拉回了它最初的模样——无需讲道理,也不卖情怀,只要能让你笑,那就足够了。

希望未来的国产喜剧能多从这种思路中汲取灵感,别再总想着教育观众,先把“让人快乐”做好,比什么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