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遇到过拉屎有血的情况,这可把人吓得不轻。小张就是其中一位,有一天他上厕所,突然发现大便里带血,心里“咯噔”一下,开始胡思乱想,是不是得了什么严重的病。他在网上查了查,发现便血可能是痔疮,也可能是肠出血,这可把他难住了,到底该怎么判断呢?相信很多人都有和小张一样的困惑,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便血颜色有差异
痔疮便血颜色:痔疮引起的便血颜色通常比较鲜艳,就像刚流出来的血一样。这是因为痔疮一般长在肛门附近,出血后能很快排出体外,没有经过肠道的长时间停留和氧化。比如,很多痔疮患者在排便后,会看到厕纸上有鲜红色的血,或者大便表面附着着鲜血,甚至有时会出现点滴状的鲜血滴入便池。
肠出血便血颜色:而肠出血的便血颜色相对较深,可能呈现暗红色、褐色,甚至是黑色。这是因为肠道内的血液在排出体外的过程中,会与肠道内的消化液等物质发生反应,经过氧化等一系列变化后,颜色就会变深。比如,当肠道有溃疡、肿瘤等病变导致出血时,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排出的大便可能就会呈现出柏油样的黑色。
便血与大便的关系不同
痔疮便血与大便关系:痔疮便血通常是在排便过程中或排便后出现,而且血液一般不与大便混合。也就是说,大便还是大便,血是附着在大便表面或者在排便结束后滴出。例如,有的患者在排便时,感觉肛门处有肿物脱出,随后就会发现有鲜血滴落在大便上。
肠出血便血与大便关系:肠出血的血液往往与大便混合在一起。这是因为血液是从肠道内部流出,会随着肠道的蠕动与大便充分混合。比如,当肠道肿瘤出血时,整个大便都会呈现出带血的状态,而不是像痔疮那样只是表面有血。
伴随症状有区别
痔疮伴随症状:痔疮患者除了便血外,还可能会有肛门疼痛、瘙痒、肿物脱出等症状。尤其是在吃了辛辣食物、久坐或者便秘后,这些症状可能会加重。例如,有些患者在排便时会感到肛门处有撕裂样的疼痛,排便后疼痛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同时还会感觉肛门周围瘙痒难耐。
肠出血伴随症状:肠出血患者可能会伴有腹痛、腹泻、腹部肿块、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比如,肠道炎症引起的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的症状,而且腹泻的次数可能会比平时增多;如果是肠道肿瘤导致的出血,患者可能会摸到腹部有肿块,同时大便的形状、次数等也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判断拉屎有血是痔疮还是肠出血,可以从便血颜色、便血与大便的关系以及伴随症状这几个方面入手。痔疮便血颜色鲜艳,不与大便混合,常伴有肛门疼痛等症状;而肠出血便血颜色较深,与大便混合,可能伴有腹痛、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不过,这些方法只是初步的判断,不能完全确诊。如果发现自己有便血的情况,无论怀疑是哪种原因,都应该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以便明确病因,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
️其他医院查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