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风靡全国的“的确良”,为何突然消失?它只是换了个名字

2025-05-24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句话适用于每个人,无论男女,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人类总是对美的事物有着强烈的追求。美不仅体现在外貌上,还蕴藏着内在的气质与修养。外在的美丽常通过衣物来展示,而内在的美则需要通过学识和涵养的提升来展现。

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尤其是女性而言,衣服款式的多样性和色彩的丰富性让人们在选择衣物时享有更多自由和乐趣。然而,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衣物的选择却极为有限,大家几乎没有太多的选择权。通过老电影,我们可以看到那时的中国人,他们的衣物大多是暗色调的,尤其在街头行走时,望眼所及,几乎一片灰暗,军绿色的衣服成为了其中较为亮眼的存在。

直到“的确良”面料的出现,衣物的颜色才得以丰富起来。这种面料的特殊材质使得它能够染成鲜艳的色彩,因此成为了许多人追捧的对象。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的确良”成为了全国流行的面料之一,几乎家家户户都以拥有“的确良”为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服装市场的发展与面料种类的不断增多,“的确良”这个名字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如果你随便问问90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人,他们大多数可能都没听说过“的确良”这个名字。其实,虽然“的确良”这个词不再流行,但它依然在现代服装市场中有着广泛应用,只是名字已经变成了“涤纶”,所以很多人误以为它已经消失了。

在“的确良”问世之前,中国的布料大多以棉花为主。然而,由于棉花稀缺,难以满足需求,很多家庭都难以拥有一件新棉衣。因此,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们,尤其是条件较差的家庭,常常穿着破旧的衣服,甚至在衣物上打上补丁。由于布票短缺,即使衣服破了,大家也不舍得丢弃,而是会用废布料来进行修补,继续穿着。对于那些孩子较多的家庭,旧衣服往往由年长的孩子传给年幼的,穿不下的衣服则被重新裁剪、改制,尽量不浪费任何布料。那个时代的穿衣问题不仅仅体现在衣服颜色的单一,更因为布料的短缺,很多人连基本的保暖需求都难以满足,更不用提打扮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引入了“的确良”这一新型面料。最初“的确良”是由美国发明的一种聚酯纤维,它耐磨、耐穿,且可以染成多种鲜艳的颜色,逐渐成为时尚潮流的代表。由于这种面料结实且耐用,水洗后不易变皱、不缩水,受到了当时大众的喜爱。然而,由于它是进口的,价格较为昂贵,供应有限,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奢侈品。

那么,为什么“的确良”会如此受到欢迎?它的优势在哪里呢?首先,它的最大优点是能染成鲜艳的色彩,而且不易褪色。对于那个年代以黑色、灰色为主色调的衣服来说,拥有一件鲜艳的红裙子或棕色衬衫简直让人无比开心。没有其他布料能像“的确良”一样展现如此多的颜色,因而它受到了人们的热烈追捧。

另一个优点是“的确良”非常耐磨。与普通的棉布相比,用这种面料制作的衣服更加耐穿,且不容易被挤压起褶皱。那时的棉衣一旦破损,常常需要打补丁,而“的确良”的衣物虽然价格比棉衣贵,但因为耐磨,经久耐用,袖口和领口也不易磨损,不容易变形,也不容易褶皱。相比棉布,穿“的确良”不仅能保持衣服的美观,还省去了补丁所需的布料,性价比更高。

当然,“的确良”也不是没有缺点的。它的最大缺点就是在夏天穿着十分闷热,冬天则感到寒冷。由于材质的特殊性,“的确良”透气性差,穿着时无法让外界的凉风进入,而体内的热气也难以散发出去,长时间穿着容易出汗,十分不舒适。而且它的吸水性较差,出汗后身体和衣服容易黏在一起,半湿半干的状态让人非常不舒服。此外,由于面料的硬挺,“的确良”不够贴身,冬天穿它时,衣服和皮肤之间总有一层空隙,不容易保暖,尤其是在寒冷的北方地区,穿上“的确良”根本无法御寒。如果为了保暖再穿上一层棉衣,那便会更显臃肿了。

尽管“的确良”在刚流行时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但随着服装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面料出现,能够克服“的确良”缺点的材料逐渐占据市场,导致“的确良”的热度慢慢下降。毕竟,它在冬天无法保暖、夏天无法保持清爽的缺点过于明显。

不过,虽然“的确良”已经不再是市场上的宠儿,但它并没有完全消失。今天,我们所称之为“涤纶”的面料,其实和当年的“的确良”非常相似。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涤纶面料在舒适性和耐用性上都得到了显著改善,也逐渐取代了“的确良”在市场上的位置。如今,我们还能在许多衣物中看到涤纶的身影,且这种面料的价格通常更为亲民。此外,现代涤纶常与棉花结合,既能保证耐磨性,又具备一定的保暖性,成功规避了“的确良”的缺点。

虽然“的确良”这个名字已不再为人熟知,但它的历史却是中国服装发展的缩影,见证了中国的进步与发展。实际上,许多日常物品和技术的变革都在悄然反映着中国的飞速进步。例如,在80年代,我们还在使用BB机,而如今,智能手机已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当时,我们还在使用笨重的台式电脑,而现在,轻便的笔记本电脑随时随地陪伴在我们身边。科技不断进步,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也让祖国的面貌焕然一新。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