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善揭秘《封神》:1700个顶级特效镜头,用舞台剧的表演方式
《封神》IP拥有庞大的故事体系,其改编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导演乌尔善在启动这一项目之前,深入研究了封神相关的小说及历史资料,尤其是武王伐纣的历史。他从这些素材中找到了打动自己的元素,特别是两对父子的关系——姬昌与姬发、殷寿与殷郊。乌尔善表示,这两对父子的故事深深打动了他,甚至如果没有特效、没有神仙法术,他依然愿意拍摄这两个家庭的故事。因此,他选择从这两组父子关系出发,将整个封神故事逐步展开。
乌尔善认为,改编需要在创新与原始故事之间找到平衡。他提到,封神的故事中有一些经典的标志性角色,例如哪吒、杨戬、姜子牙、雷震子等,这些人物是大家对封神故事的基本认知所在。但他同时强调,故事的结构、走向,应该根据创作者最有感触的角色和人物关系来决定,并且要结合电影创作的规律,讲述一个充满戏剧性的故事,探讨深刻的主题。通过这样的方式,他希望能够满足观众的期待,同时带来一些新鲜感和惊喜。
对于演员的选择,乌尔善表示,他和费翔的合作是第二次,而费翔老师并没有被“说服”,他直接接受了剧本,因为他觉得剧本中的殷寿角色写得非常好,人物层次丰富且充满真实感。乌尔善认为,费翔是一位非常有判断力的演员,能够准确把握剧本中的情感与人物性格。
谈及年轻演员们的表现,乌尔善提到,他们之所以能够从海选中脱颖而出,最重要的是他们对电影的热爱,并且有勇气参加海选。此外,他们的外在形象和素质符合电影要求,但真正考验他们的是内在素质,尤其是情感的爆发力、表演技巧的掌控以及学习新技能的能力。为此,演员们通过封神训练营接受专业训练,磨练演技和专业素养。乌尔善强调,这个训练营非常具有挑战性,演员们需要在六个月的时间里进行艰苦的训练,付出大量努力才能获得角色。
在拍摄过程中,乌尔善特别强调了对舞台剧表演风格的运用。他指出,在拍摄一些复杂的戏份时,比如殷寿逼迫四大伯侯儿子的场景,他采取了舞台剧的排练方法,确保每个演员都能够把自己的表演演绎得淋漓尽致。通过提前的排练和彩排,演员们在现场更加熟悉自己的角色和场景,最终以完美的表演呈现。
电影的特效制作是《封神三部曲》的一大亮点,乌尔善提到,特效的难度非常高,尤其是在数字角色的制作上。他以雷震子为例,雷震子这一角色不仅需要复杂的动态捕捉,还要做到极高的细节还原,使得这一角色充满生命力。此外,电影中还涉及大量的数字生物和集群动画场景,这些都代表了电脑特效技术的顶级难度。
乌尔善也谈到,自己在拍电影之外的生活几乎都在为下一个电影项目做准备。每一部作品的创作周期都非常长,尤其是像《封神三部曲》这样的项目,准备阶段往往需要几年的时间。尽管工作量巨大,乌尔善表示自己对工作充满热情,不论遇到什么问题,他都乐于迎接挑战并解决。
在创作的过程中,乌尔善始终保持着平和的心态,他强调自己的性格较为温和,尤其是在与年轻演员沟通时,他总是尽力避免给他们过大的压力,尽量让他们在不受干扰的环境中发挥出色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