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青年在深找到创业新起点
文博会上,法国青年保罗和智能机器人合影。
深圳商报记者 黄磊 文/图
在第二十一届文博会现场,今年21岁来自法国科西嘉岛的年轻企业家保罗(Paul)正认真地观察着展台上的智能机器人,眼神中充满了兴奋与好奇。
“这真是一个令人惊喜的展会。”保罗告诉记者,他是第一次来到文博会。“这个展会不仅能看到许多来自中国的创新产品,还有强烈的未来感。让我对中国产品在欧洲的市场前景充满期待。”
保罗是一名从事电商业务的创业者。“我去年11月第一次来深圳旅游时,就被这座城市的现代化和活力深深吸引。”今年2月,他正式定居深圳,开启了自己的“中国新生活”。保罗说他喜欢深圳的干净、安全和井然有序,更看重这里的国际开放氛围,“对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来说,深圳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地方。”
这一次,保罗是和朋友一起来参观展会的。“我们对中国的人工智能、文化产品和智能家居技术都非常感兴趣。展馆非常大,我们每走几步就有新的惊喜。”
在机器人展区,保罗近距离体验了中国最新的人形机器人和AI语音技术,还被展出的中国传统文创产品吸引。“从高科技到传统文化,这种融合真的很吸引人。我觉得很多产品都有潜力在欧洲市场销售,特别是那些结合设计感与实用性的智能产品。”
保罗认为,中国已经从“世界工厂”迈向“世界创意中心”。而文博会正是展示的绝佳窗口。
作为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展会,文博会不仅是“文化的盛宴”,更是城市吸引全球青年才俊的重要平台。
保罗说:“我在广州参加过广交会,印象很好。这次参加深圳展会,让我很有归属感,这里不仅有商业机会,还有适合年轻人创业的生态系统。”他特别提到深圳的制度创新——包括政府高效的行政服务、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开放包容的创业环境。“我觉得深圳不仅是一座城市,更像一个国际舞台。”
“未来,我希望能成为中欧文化科技合作的桥梁。”对于未来的规划,保罗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电商平台,把更多中国创新产品带到欧洲市场。“我会继续留在深圳,也许未来我会参与更多中法之间的合作。文化产品、智能技术和创新设计在国际市场大有可为。”
这位年轻的法国创业者告诉记者,深圳不仅是一座制造和技术之城,更是连接世界与中国文化的新平台,而文博会,正是他探索“中国创造”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