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九天”将试飞,乌媒放话:空中航母不实用,很容易被击落
文/编辑/南方健哥
最近,中方国防工业领域传来了一项令人振奋的消息:中航工业正式宣布,其研制的新一代大型无人机——“九天”无人机,将在下个月进行首次试飞。这一消息一经发布,迅速引发了各方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有趣的是,“九天”无人机的试飞消息甚至传到了远在西方的乌克兰,乌方相关人士也对这款无人机进行了评论。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乌克兰方面对“九天”无人机的评价却是负面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乌克兰方面如此不看好的评价呢?
回顾去年的珠海航展,在第十五届航展上,“九天”无人机首次亮相便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尽管目前“九天”无人机尚未进行正式的试飞,但其技术特点已逐步被公开。据悉,“九天”无人机的最大特点之一便是其庞大的体型,翼展可达到惊人的25米,最大起飞重量达到16吨,最大载重则为6吨。这意味着什么呢?与印度自行研制的光辉战斗机相比,其翼展仅有8米多;而苏-30这款重型双发战斗机的翼展也仅为14米。相比之下,“九天”无人机的体型已经远远超过了许多传统的有人战斗机,令人感到震撼。
如此庞大的体型,赋予了“九天”无人机超长的航程和滞空时间。根据资料,“九天”无人机的最大航程可达到7000公里,飞行时长可持续12小时。而与之相比,美国的C-130“大力神”运输机航程仅为3800公里左右,俄制伊尔-76的航程也不过7000公里上下。显然,“九天”无人机的飞行能力远超许多其他大型航空器。
除了庞大的体型和远超常规的飞行能力,“九天”无人机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其强大的挂载能力。根据公开的图片资料显示,“九天”无人机拥有8个挂架,其中有4个挂架尺寸较大。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还配备了一个独特的“异构蜂巢任务舱”。简而言之,“九天”无人机不仅仅是一架普通的无人机,它更像是一架“无人机母机”,即使单独出战,它也可以如同指挥一个无人机机群一样进行作战。
正因为如此,“九天”无人机被称为一种“空中无人机航母”,在全球范围内,也只有中国拥有这样的武器装备。台军专家蔡正元曾表示,“九天”的出现将彻底改变轰炸机的历史。
然而,乌克兰方面对这款先进的无人机却提出了批评。乌克兰“国防快报”网站指出,在动画视频中,“九天”无人机展示了其可以释放上百架无人机和巡飞弹的惊人能力。但随即,乌方评论称,大型无人机在战场上投放“自毁无人机”并非易事,因为如此庞大的空中平台在现代战场上容易成为敌方的目标,并且很容易被击落。乌媒指出,“九天”无人机没有隐身能力,飞行速度较慢,庞大的机身也容易被雷达发现,因此在面对防空火力网时,闯入敌方防空区域并释放“蜂群”无人机的战略并不现实,即使强行执行,几乎注定会失败。
尽管乌方的评论似乎有一定道理,但其论调并未全面考虑到战场上的特殊情况,实际上是一种偏颇的看法。首先,正如前文所述,“九天”无人机的核心功能并非是突破敌方防空火力区或者与敌方争夺制空权,而是用于在远距离发射无人机和巡飞弹。其设计的大型挂架也表明,它可以搭载远程导弹,如鹰击和长剑等。
因此,“九天”无人机的作用是在相对安全的区域释放攻击无人机和远程导弹,而不是深入敌方后方执行攻击任务。即便需要近距离打击,解放军也绝不会单独派遣“九天”无人机出击。乌克兰显然知道“九天”无人机没有隐身能力、飞行速度慢等缺点,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了解这些问题。
实际上,如果“九天”无人机真正投入使用,它必定是在歼-20战斗机进行压制、轰-6轰炸机进行掩护之后,才轮到“九天”无人机发挥作用,进行补充打击和清除残余敌军。现代战争本质上是一个体系化的作战过程,单一武器的不足可以通过合理搭配和战术安排弥补。换句话说,乌克兰媒体对“九天”无人机的批评,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军盲”式的无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