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院士:6G将是人机物和智能体的时代丨517世界电信日特别报道

2025-05-20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5 月17 日,在2025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纪念活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表示,人工智能(AI)将重塑通信技术,6G时代将成为人机物和智能体的时代。

当前,新一代的ICT技术,尤其是5G和6G技术备受关注。5G发展过程中,既构筑了网络技术的新底座,也实现了服务范式的变革。5G时代推动了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的转变,实现了人机物的互联。例如,5G技术与采矿、工业质检、港口等细分行业相结合,促进了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在个人通信领域,5G技术带来了诸多新体验。5G新通话促进个人通信由视频通话向智能交互进化;XR拓展为用户带来更清晰、更沉浸、更真实的虚拟融合娱乐社交办公体验。在工业生产领域,5G正面临成本敏感、需求碎片化、性能要求高等挑战。智简网络和内生确定为解决5G深入工业的痛点问题提供了重要参照,推动5G从辅助工业生产延伸至融入工业生产,最终改变工业生产。在智慧交通领域,5G推动通信和感知融合发展,设计低成本的一体化网络。

张平表示,5G-A技术承前启后,不仅要进一步提升网络能力,丰富网络应用场景;还需提前验证一部分6G关键技术,为6G标准的制定积累经验,这些都将加速构建更加繁荣的5G生态。张平强调,5G-A将引领下一代网络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已在统一标准、协同突破、融通发展方面做出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6G技术的研发也在步入正轨。张平表示,这主要是为了应对两个变化,其一是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其二是未来网络自身的变化。目前,行业对网络提出了一系列新需求,包括新业务需求和新场景需求等,网络变化状况对6G发展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ITU-R(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组)对6G做了新的定义。相较5G,6G的优势在于通信性能大幅提升、大要素融合、业务和能力按需供给、空天地一体化全域覆盖。在政府引导下,目前6G技术已从发散的多项技术逐步聚焦。面向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6G技术将成为未来信息技术变革、产业化转型的关键引擎,此外,它还将打开消费侧变革的大门,推动供给侧数字化改革。全息通信、数字孪生人、通感互联、元宇宙等都将成为可能。

张平强调,未来AI将全方面拓展。一是拓展行业,构建行业的基础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二是拓展网络,构建网络化的群体智能;三是拓展环境,构建环境智能,最大限度降低不确定性,推动AI融入真实的世界。

AI将在很大程度上重塑通信技术。张平表示,如果说4G是人人的通信,5G是人机的通信,那么6G时代,人机物和智能体的通信将成为主导。通信网将从数据通信网向智能体通信网演进,并将带来三个范式的转变。

一是设计目标的转变,从传输驱动转变为目标驱动,向语意或语用方向发展。二是管控架构的转变,从集中式转变为无中心自治管控方向。三是演进趋势的转变。从十年一次转变为自动演变,智能体将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

当前,垂直行业应用需求多样化,且场景复杂、差异巨大,网络迭代不再以十年为单位来计算,而是以周和月为单位进行迭代。应用网络的鸿沟造成了诸多问题,如应用无序争抢网络资源,异构和跨域阻碍端到端的传输质量,端侧算力和网络传输资源短缺,以及网络资源供需关系出现剪刀差等。网络架构僵化、范式单一、演进缓慢等也使得互联网基础能力长期滞后于应用需求。

在后5G无线时代,无线空口将不再是瓶颈;后IPV6时代,互联网在消费者应用中,地址空间耗尽也不再是问题。“我们即将面临的是网络发展能力与时俱进,如何跟上快速演进需求的问题。”张平总结道。

作者丨宋婧、陈存(实习生)

编辑丨张心怡

美编丨马利亚

监制丨赵晨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