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的微博被卫生巾攻陷,大家等的或许不是小米
昨晚刷到雷军微博评论区,我差点以为走错了片场——满屏的“雷总救救女生吧”“求小米出卫生巾”,点赞最高的评论写着:“你们连手机散热都能做好,卫生巾防侧漏还不是分分钟?”这届网友,真是把跨界催更玩出了新高度。
这事儿还得从315晚会说起,那天曝光了卫生巾用废料翻新的黑幕,我闺蜜气得直接把家里囤的某大牌全扔了:“用了三年才发现,每月那几天贴的是垃圾!”其实不怪她激动,我大学时图便宜买过散装卫生巾,结果过敏红肿去医院,医生一句“材质太差”让我至今有阴影。
315之后,小米总经理已经撤回了“不做卫生巾”的回复,并且有网友发现,小米已取得卫生护垫类商标,接下来其他卫生巾品牌该害怕了。
我们应该反思的是,小米为啥成了“救命稻草”?
翻着网友脑洞,我算是明白了:大家不是真指望雷军改行卖卫生巾,而是受够了行业“摆烂”。有人提议学小米搞“透明供应链”:“从棉花产地到生产线全程直播,我立马囤十年!”还有人幻想“智能卫生巾”:“能连手机APP提醒更换时间,吸收量用颜色变化显示,这才配叫科技公司!”
最绝的是段子手们的野生广告:“小米巨能吸,28800Pa超大吸力,搭载骁龙8芯片计算流量”,“米家卫生巾青春版,199元100片还送暖宫贴”。虽然离谱,却戳中痛点——现在的卫生巾,二十年了还是“棉+胶”的老配方,连防侧漏都得靠运气。
女老板们到底差在哪儿?
说来讽刺,国内卫生巾龙头企业的老板多是女性,可产品却总让同胞寒心。评论区有个大姐吐槽精辟:“她们光想着怎么在超市货架抢位置,忘了女生夜里翻身怕漏的恐惧。”或许就像网友@科技直男拯救世界 说的:“男工程师做卫生巾反而没包袱,敢把做手机的狠劲用在研究吸水材料上。”
不过也有清醒的声音。做医疗器械的琳姐和我聊过:“不是女企业家不行,是行业早被男人定的规则捆住了手脚。你看卫生巾广告,永远在强调‘不尴尬’,却不敢像小米介绍手机参数那样,把菌落数、透气率摊开讲。”
我们等的或许不是小米
说真的,小米真要出卫生巾,我肯定买来试试。但更期待的是,这个“门外汉”能逼着行业洗牌——就像当年用性价比撕开手机市场那样,让卫生巾价格别再是“粉红税”,安全标准不再玩文字游戏。
凌晨刷到一条热评鼻子一酸:“如果真有中国企业把卫生巾当芯片来研发,我以后给孩子讲国货崛起的故事,开头肯定是卫生巾,而不是手机。”这场意外的请愿,早就不止于一条卫生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