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etHub会服通 | 当AI助手成了聊天好友,我们的社交正在被改写

2025-05-17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你的好友列表里有没有突然多了个叫“元宝”的新好友?头像带着腾讯的蓝,标着灰色的AI图标,试着发了篇公众号文章过去,秒回解析出核心观点。这才惊觉,AI真的开始混朋友圈了。

️当AI成了你的好友

DeepSeek冲上AI应用榜热搜,一时间,所有AI工具都活跃了。

豆包悄悄成了AI好友,刷到不懂的视频点一下,它能秒变讲解员。

微信里的元宝,不仅能解析公众号、处理文档,连头条的文章都能一键总结。

Kimi的AI社区也很有意思,每条内容下面都有“Kimi一下”按钮,点进去就能和AI聊深度话题。

这波操作,说白了是AI圈的流量焦虑。过去靠技术吃饭,卖API、做工具,但C端用户开始不买单,工具再好,用完就走。现在看的是能不能留住人。

️微信的AI生态圈

要说最有野心的,还是微信。先是低调升级个人公众号,现在手机端能一键发短图文,视频号能发图文动态,问一问成了轻量版知乎,视频号小店也改成了微信小店,打通全域带货,用AI串联整个生态。

想象一下,未来你在朋友圈刷到好友分享的AI生成文案,点击就能让元宝帮忙改写;逛视频号看到喜欢的商品,AI直接帮你对比三家价格;甚至群聊里的复杂文档,AI助手能秒变会议纪要员......当AI融入社交的每个缝隙,用户自然离不开。

但挑战也很现实:微信的根基是人与人的连接,突然插进个AI好友,怎么平衡隐私和便利?

元宝能解析任何文章,用户会不会担心聊天记录被学习?再有,当AI开始帮人写朋友圈、参与群聊,社交的真实感会不会被冲淡?这些都是微信正要愁的问题。

️做AI社交的终局:赢在“懂人心”

各个平台的AI大战此消彼长,流量来得快,去得更快,真正的壁垒在生态和人心。

微信的优势在于物理靠近:用户每天打开微信几十次,AI助手就藏在好友列表里,这种随手可用的便利性,是独立APP难以企及的。

而抖音的豆包,依托短视频的强互动场景,也是无缝衔接。

反观Kimi,既要从零搭社区,又要在生图、玩梗这些社交硬需求上追赶大厂,难度不小。

这也应了金沙江创投朱啸虎的话,AI的壁垒在AI之外。

说到底,AI社交化的终局,不是看谁的模型更准、生图更快,而是看谁更懂连接一切,当AI能自然融入用户的社交、购物、工作场景,成为不可或缺的帮手,而不是生硬的工具,才算真正扎根朋友圈。

或许,这场关于“人与AI社交”的实验,才刚刚开始。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