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察丨“面子”难撑,“里子”难守!苹果手机再降价背后

2025-05-16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苹果手机开启新一轮降价,这次是线下渠道商的价格松动。

有消息称,苹果近日向渠道商下发了调价通知,渠道商开始调价。记者日前走访了深圳两个不同的渠道商门店了解到,苹果iPhone 16系列确实是从5月14日开始降价,且最高降价额度都是1400元,苹果官方线下的Apple Store零售店有部分产品享受国补,此外未有额外降价。

相比线下苹果授权门店,线上电商渠道一些iPhone 16系列产品降价幅度更大。随着电商上一些iPhone 16 Pro产品降价到6000元内,一些iPhone 16 Pro也能参加国补了。

线下授权店最高降价1400元

一名Apple Store零售店店员介绍,苹果官方很少会降价,iPhone Pro系列一般会在新款发布后不再售卖,而不是降价促销。相比苹果官方直营渠道,苹果授权店在定价上相对比较灵活,促销活动较多。目前Apple Store零售店只有国补和苹果的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优惠,6000元以下的机型可以享受国补。

线下的苹果授权门店则在进行最新一轮降价。在一家SUNION苹果授权专卖店内,店员表示,昨天门店开始最新一轮降价,目前iPhone 16 Pro和iPhone 16 Pro Max的价格与官网相比都降了1400元,iPhone 16与官网价格相比则降了1000元。该店员表示,公司并未通知降价将持续到何时,可能只有最近几天。

记者在苹果另一个授权商家顺电的店内看到,iPhone 16系列也在降价。其中,iPhone 16 128G、256G、512G分别售5199元、5999元、8299元,相比苹果官网价格降了800元、1000元、700元。据店员介绍,其中128G和256G的价格都已算进国补的优惠,iPhone 16 Pro和Pro Max则未享受国补,但价格也有优惠,iPhone 16 Pro和Pro Max的定价比官网便宜1400元。

据顺电店员介绍, iPhone 16系列一些机型原本就有价格优惠,最新的优惠政策是从13日开始施行,在原本的基础上再降700元左右。“一般就是根据iPhone的市场价格情况,苹果官方说要降价,我们就进行统一调价。”该店员表示,作为苹果主要的经销商之一,门店不会自己任意调价,目前还没有收到这次调价到什么时候截止的准确通知,预计价格短时间内还有可能波动,货源目前则比较充足。

电商降价幅度高达2000元

记者留意到,相比线下苹果授权门店最高降价1400元,一些电商渠道iPhone 16降价幅度更大,一些产品售价比苹果官网价格低2000元。随着iPhone 16系列降价,原本价格高于6000元、无法享受国补的iPhone 16 Pro,部分机型也能享受国补了。

苹果官网iPhone 16系列标价都是发售价,iPhone16售5999元起,iPhone 16 Pro售7999元起,16 Pro Max售9999元起,而在标明为苹果授权经销商的Apple产品京东自营旗舰店中,iPhone 16 Pro 128G商品页面显示“官方直降2000元”,叠加500元国补,价格为5499元。此外,iPhone 16 Pro 256G商品页面显示“官方直降1400元”,叠加300元消费券,价格为7299元。不过,参与优惠的iPhone数量可能有限,记者定位广东地区,部分颜色的iPhone 16 Pro 128G显示缺货。

京东上另一家苹果授权专营店内,iPhone 16系列的优惠幅度也不低于线下授权店。其中白色钛金属iPhone 16 Pro 256GB的商品页面可以领1400元优惠券,到手7599元。黑色iPhone 16 128G商品页面可以领900元优惠券,到手5099元。

拼多多百亿补贴页面显示,群青色iPhone 16 128G售4758元,相比官网价格下降了1241元;部分颜色的iPhone 16 Pro 128G售5498元,相比官网价格下降了2501元;一些颜色的iPhone 16 Pro Max售7899元,相比官网价格下降了2100元。

中国市场下滑趋势明显

在中国市场,苹果一直没能改变下滑趋势。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在“国补”政策叠加春节销售旺季的拉动下,同比增长3.3%,达到7160万部,延续过去五个季度的增长趋势,出货量前五分别为小米、华为、OPPO、vivo和苹果,其中,只有苹果出货量出现下滑,下滑幅度为9%,市场份额为13.7%。

业界认为,苹果在中国市场的表现继续下滑,是因为其Pro系列产品不在中国政府补贴政策范围内。这或许也是苹果将iPhone16 Pro的价格下调至符合国补标准区间的原因。

受销量下滑影响,苹果中国的收入也已经连续七个季度同比下跌。最新的一个季度,也就是2025财年第2财季(截至2025年3月29日的季度),苹果大中华区收入为160.02亿美元,同比下滑2.3%,而之前六个季度的同比下滑幅度分别为2.5%、12.9%、8.1%、6.5%、0.34%和11.1%。

一方面,苹果自身的产品优势在逐渐弱化,另一方面,苹果的生态短板日益凸显。“苹果手机在外观设计、硬件配置、软件体验等方面的传统优势正在减弱,安卓阵营与苹果的技术差距日益缩小,部分国产品牌甚至在使用体验上实现反超,苹果过去积累的口碑优势不断消减,导致其市场竞争力持续下降。”资深通信专家马继华说,与此同时,在万物互联时代,智能家居、汽车等终端设备快速普及,相较于国产厂商(如华为、小米、OV等)构建的完整生态体系,苹果在这些领域明显处于劣势,国产品牌通过多品类协同形成的系统性优势,正在影响用户换机选择,逐步将苹果排除在考虑范围之外。

从长期的角度来看,马继华认为,为维持中国市场地位,苹果面临两个选择。“以价换量:全系列大幅降价可提升销量,但会损害品牌高端定位;保价求利:推出更高端产品维持利润率,但将导致出货量进一步萎缩。这两个选择存在根本性矛盾,选择市场份额必然稀释品牌溢价,而坚守高端定位则需承受销量持续下滑的风险。”

半岛新闻客户端综合整理,素材来源: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科创板日报、上观新闻等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