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A将给我们生产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5月15日,中国移动重庆公司(以下简称重庆移动)发布5G-A套餐,5G-A正式走进重庆市民生活。
5G-A是什么?它将如何赋能千行百业?又将会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哪些改变?我们如何才能享受到不一样的5G-A网络?近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前往部分5G-A应用测试场景进行了实地打探,并采访了5G-A技术专家。
市民用上5G-A,看VR视频很流畅
走进重庆移动办公大楼,记者手机屏幕右上角显示网络信号的位置,小图标从5G变成了5G-A。这个小小的变化,意味着这里已经覆盖了5G-A网络。
与5G相比,5G-A在网速上有何不同?记者用现场展示的手机对比发现:5G网络下,手机下载速率为约614Mbps;5G-A网络下,手机下载速率达到每秒约3Gbps,相当于5G网络下载速率的5倍。依靠这样的超高速率,记者在手机上流畅地欣赏到了3D电影和VR(虚拟现实)视频。
“5G-A全称5G-Advanced,又称 5.5G,是5G的技术演进和增强版本。相较于传统5G技术,5G-A在网络速度、吞吐量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可以实现毫秒级超低时延,并支持更多设备的同时连接。”重庆移动一级专家成昊说,目前,重庆移动可提供下行速率最高3Gbps、上行速率最高200Mbps的5G-A网络服务。
对于市民个人而言,这样的5G-A有哪些应用场景?会带来什么新体验?
成昊介绍,从个人用户角度来看,5G-A可应用在高效办公、社交娱乐和在线购物等诸多领域。如,利用5G-A网络,职场人士可随时进行全高清视频会议,秒传、共享大文件,告别网络卡顿与等待;网红在人流量大的地方进行多视角超清直播,也不用担心画面会卡顿;消费者网购,可通过XR(扩展现实)业务全方位立体查看商品细节,如同在实体店中观察商品一样直观。
再如,VR、AR(增强现实)游戏、大型云端游戏及元宇宙等应用需要超高的速率。在5G-A网络下,相关应用视频流畅度提高了,体验感更佳。
目前,重庆移动基于5G-A网络,已推出了多种与生活、工作、娱乐、旅游等相关的业务,包括超高清视频、云游戏、家庭云盘、AI速记、智能翻译、移动云手机、裸眼3D、XR等。后续,还将陆续推出更多5G-A业务,为市民带来更多新体验。
市民如何才能体验到5G-A网络?重庆移动市场经营部副总经理梁涛表示,市民首先需要一部支持5G-A网络的手机——近2年来上市的手机,基本上都支持5G-A网络。在此基础上,市民到重庆移动线上线下营业厅或通过10086办理5G-A套餐后,即可体验到5G-A网络。
“目前,我们的5G-A套餐已有2万余人预约、6000多人已办理。”梁涛说,5G-A已走进市民生活。
感知能力独特,让非法闯入无人机无处遁形
在赋能千行百业方面,5G-A应用也在渝迈出了第一步。
“警告!有不明无人机入侵!”5月14日上午11时许,重庆永川大安通用机场内,一个5G-A通感一体化基站“捕捉”到一架“突然闯入”监控区域的无人机,重庆移动的后台系统同步发出报警。
这是重庆移动在进行5G-A通感一体化基站低空感知功能验证。此时,工作人员的笔记本电脑上,出现一个无人机模样的图标。图标下方,清晰地显示了一组数据:距离,999.65米;高度,290.18米;速度,8.19米/秒。无人机的位置及飞行速度,被精准锁定。
随着无人机继续朝着基站方向飞行,上述数据也在不断地变化。电脑屏幕上,一条弯弯曲曲的红线,记录下了无人机的飞行轨迹。最终,无人机在距离基站303.43米、距离地面329.45米的高度停下,验证结束。
“此次‘非法闯入’的无人机无处遁形,得益于5G-A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重庆移动5G-A技术专家周徐介绍,此项技术是将通信、感知、计算等多种能力结合,在保障通信服务的同时,赋予基站类似雷达的感知探测能力。并且,相对于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等传统雷达,该技术对小型无人机的探测范围更大、精度更高、误判率更低。
近期,经重庆移动多次验证,其5G-A通感一体化基站能够及时、准确地识别进入基站信号覆盖区域的低空飞行物并进行轨迹追踪。即使是反射面积小至0.01平方米的无人机,进入距离基站1公里范围时,也会被基站捕捉到信息。基站轨迹感知精确度可达到米级,在夜晚、雨雾等特殊环境下,这种感知仍能保持高可靠性。
验证结果同时表明,5G-A通感一体化基站还具有对多架无人机同时入侵的感知监测能力。
“感知能力是5G-A的一种独特能力,这种能力是5G所没有的。”周徐表示,基于这种能力,5G-A通感一体化基站还能对空域中的其他低空飞行器以及水域、道路中的船舶、车辆等进行跟踪监测,从而为低空经济发展和航运、港口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2025年1月,重庆移动在永川大安通用机场完成了首个三扇区5G-A通感一体化基站建设,并投入试运行。近期,重庆移动还将在该机场周边部署9个这种基站,实现机场区域连续组网覆盖,助力机场守护净空安全。
重庆移动还联合万州港集团、中兴通讯,在万州新田港率先部署了4.9G 128TR AAU 5G-A通感一体化基站,帮助该港口成功搭建了重庆首个“水陆空”立体化、多维度的全方位探测监控体系(以下简称探测监控体系)并测试成功。
测试结果显示,探测监控体系可实现对“水陆空”全场景的精确跟踪监测,其中仅单个基站就可同时跟踪定位3公里内的无人机、5公里以内的车辆、10公里内的船舶。同时,还能提前感知无人机非法入侵、船舶偏离航道、车辆违规等异常情况并预警。
“目前,万州新田港项目已完全具备商用能力,预计不久将正式投入使用。”重庆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
赋能千行百业,三个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展望未来,5G-A的应用场景远不止于此。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公开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5G应用已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80个,案例总数超13.8万个;5G在采矿、港口等行业实现规模复制,在医疗、教育领域实现全流程全场景覆盖。
“通过近6年的商用,5G正加速融入千行百业,已成为促进经济社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引擎,为产业提质、降本、增效注入了强劲动能。”周徐同时表示,现有的5G技术仍不能满足低空经济、高端制造、物流管理等诸多领域的特殊需求。而5G-A可填补5G应用空缺,未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而言,5G-A技术应用主要在感知、联物和联人三个方面。
感知方面,也就是前述5G-A通感一体化基站的应用。
联物方面,基于5G确定性网络、5G轻量化(RedCap)、5G局域网和无源物联网(P-IoT)等技术,5G-A不仅能够提升网络质量,还可以有效降低5G工业互联网部署成本,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信息支撑。
例如,高端制造不仅要求网络时延要低,还要保证时延的确定性。在5G网络下,时延可能一会儿是15毫秒、一会儿是30毫秒。这种时延抖动的不确定性,容易使生产线上智能装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而今后,5G-A的确定性网络技术可将时延抖动控制到1毫秒,进而解决这个问题。
再如,在物流管理领域,5G-A的5G轻量化和无源物联网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利用零功耗设备构建仓储系统、物流追踪与产品溯源体系,达到降低运营成本的目的。
联人方面,多载波聚合技术能够让5G-A提供最高10Gbps的超高带宽,更好满足VR、AR、元宇宙、全息视频、数字孪生等新兴业务的超高速率要求,为产业发展和创新提供网络支撑。
看好应用前景,运营商正在重庆加快布局5G-A商用。“目前,我们已完成5G基站向5G-A基站的升级和改造,具备全面提供5G-A商用服务的能力,正围绕低空经济、交通管理、水域检测、车路协同、AI质检、远程医疗等应用方向推进5G-A商用部署。”重庆移动相关负责人透露。(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黄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