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2018高温合金材料各项概述
GH2018是一种Fe-Ni-Cr基沉淀硬化型变形高温合金,设计使用温度上限为800℃,以钨(W)、钼(Mo)、镍(Ni)等元素组成,含镍量约为43%。该合金通过添加铬(Cr)、钨和钼等元素实现固溶强化,同时加入铝(Al)和钛(Ti)元素形成时效强化相,兼具优异的高温强度、抗氧化性能、热加工塑性及焊接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化工等领域。
二、化学成分
GH2018高温合金的主要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如下:
铁(Fe):余量
镍(Ni):40.00~44.00
铬(Cr):18.00~21.00
钨(W):1.80~2.20
钼(Mo):3.70~4.30
铝(Al):0.35~0.75
钛(Ti):1.80~2.20
碳(C):≤0.06
硼(B):≤0.015
锆(Zr):≤0.050
铈(Ce):≤0.020
锰(Mn):≤0.50
硅(Si):≤0.60
磷(P):≤0.020
硫(S):≤0.015
三、性能特点
高温强度:
在800℃以下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水平,抗拉强度可达900~1100 MPa,屈服强度约为700~900 MPa。
抗氧化性能:
铬元素形成致密Cr₂O₃氧化膜,有效抵御高温氧化,适用于800℃以下长期使用。
耐腐蚀性:
耐强酸、强碱及高温气体腐蚀,适用于化工、石油等恶劣环境。
加工性能:
热加工塑性:可通过锻造、轧制成型,热加工温度范围1140~1160℃,终锻温度≥900℃。
冷加工性能:冷轧薄板变形量可达30%~50%,再结晶温度适中。
焊接性能:支持多种焊接方法,焊缝质量高,时效处理后可进一步优化性能。
物理性能:
密度:8.16 g/cm³,无磁性。
四、应用领域
航空航天:
涡轮发动机燃烧室、加工燃烧室等高温部件,工作温度≤800℃。
能源动力:
燃气轮机叶片、炉膛组件、催化剂支持体及核反应堆结构材料。
化工与石油:
反应锅、压力容器、塔式分离器、油井管材及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其他领域:
热交换器、加热炉内衬、蒸汽管道等耐蚀耐高温设备。
五、制造工艺与热处理
热处理制度:
固溶处理:1100~1150℃,快速冷却(水、油或空气),以溶解固溶体。
时效处理:800℃保温16小时后空冷,析出强化相,提升强度与硬度。
加工工艺:
锻造:钢锭开坯温度1140~1160℃,终锻温度≥900℃。
轧制:板坯轧制温度1140~1160℃,终轧温度≥950℃。
冷轧:变形量30%~50%,控制再结晶温度以优化组织。
六、技术挑战与发展方向
现存挑战:
长期时效过程中可能析出σ相,需在设计及使用中加以考虑。
创新方向:
成分优化:调整时效温度和时间,进一步优化耐腐蚀性。
工艺控制:严格控制热处理加热/冷却速度及保温时间,确保性能稳定性。
增材制造:探索激光粉末床融合(LPBF)等先进工艺,实现复杂构件一体化成型。
总结:GH2018高温合金凭借其均衡的高温性能、抗氧化性、耐腐蚀性及加工适应性,成为航空、能源、化工等领域的关键材料。随着制造工艺的持续优化及新型应用场景的开发,其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