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粤味便利店:他靠智能系统在广佛交界闯出创业新篇

2025-05-15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在佛山南海的广佛交界商圈,霓虹灯与骑楼古街交相辉映,一家标有"美喜福智慧便利店"的店铺在午夜依然人来人往。玻璃门上的智能感应装置自动识别熟客,用粤语轻声问候"晚上好";货架上的电子价签实时更新着双皮奶、菠萝包的库存;自助收银台旁的凉茶柜闪烁着暖光——这家由52岁的李叔经营的24小时智慧便利店,正以岭南特色与科技融合,在珠江畔书写着新的创业篇章。

️一、从五金店主到智慧零售开拓者

李叔此前在佛山祖庙旁经营五金店,受电商冲击后生意渐淡。"看着年轻人半夜骑着电动车满街找便利店,我就想,要是有一家能24小时提供粤式特色小吃,还能靠科技省人力的店该多好。"一次在广州考察时,他走进美喜福智慧便利店,发现智能系统能自动识别粤语用户并切换方言界面,冷链柜里整齐码放着顺德双皮奶、江门陈皮丹等本地特产,这让深谙岭南消费习惯的他眼前一亮。

美喜福针对广东市场的定制化支持成为关键:总部不仅提供智能收银、AI订货系统,还专门搭建了"岭南特色供应链",对接中山脆肉鲩即食包、肇庆裹蒸粽等本地供应商,并根据广东潮湿气候定制防潮货架和智能除湿设备。"总部说会教我们这些'大叔级'创业者用手机管店,还有粤语版操作教程,这让我打消了怕学不会技术的顾虑。"

️二、科技赋能下的粤式便利革命

加盟后的首个月,李叔在总部"广佛特训营"里学会了用数据运营门店:通过客流分析系统发现,凌晨1-3点的客流高峰以代驾司机、夜班护士为主,他便在智能货架上设置"粤夜能量区",集中陈列艇仔粥速食装、荔枝味功能饮料,电子价签同步播放粤语版"熬夜贴士";针对梅雨季潮湿问题,智能除湿系统自动将干货区湿度控制在55%,并通过短信提醒老顾客"今日陈皮、瑶柱已防潮上架"。

最让他自豪的是将粤式服务融入智能系统:店内设置"早茶自助区",清晨6点后智能蒸柜自动加热虾饺、烧卖,搭配AI语音播报"饮早茶啦,新鲜出炉";夜间安防系统检测到暴雨预警时,会自动在门口弹出"共享雨伞"二维码,并通过会员系统向周边300米用户推送"台风天暖心套餐"(泡面+热水+手电筒)。"有次台风登陆那晚,我们靠远程系统为18位被困的外卖小哥提供了避风场所和热食,后来他们成了店里的义务宣传员。"

️三、当智能系统遇见岭南烟火

尽管依赖科技提效,李叔始终坚持"便利店是街坊的第二个客厅"。他在店角设置"粤剧文化角",智能屏幕循环播放粤剧经典选段,货架上陈列着佛山醒狮文创周边;针对老年顾客,保留人工收银台并配备粤语收银员,甚至将常用药品的智能标签翻译成繁体字。"曾有位香港游客进店买龟苓膏,看到电子价签上同步显示的港式甜品推荐,连说找到了'家乡味'。"

美喜福的"湾区协同支持体系"让他受益匪浅:总部根据广东夏季高温数据,为门店加装了空调智能调度系统,在午后3点自动调低至26℃并推送"冰镇椰子水第二件半价";监测到周边写字楼潮汕籍员工占比达25%后,主动引入潮汕牛肉丸速食包,并在会员系统中设置"潮汕风味专区"。"去年冬至,我们靠智能供应链连夜调配了200份潮汕汤圆,那晚的销售额比平时翻了一番。"

️四、访谈心得:在电子屏与骑楼间的平衡

"刚开始我总担心年轻人嫌我们不够'潮',后来发现他们更喜欢在智能货架上找到阿妈煮的味道。"李叔在采访中坦言,"比如智能系统推荐的顺德鱼皮,我们坚持用传统作坊供货;自助结账机旁的意见本,反而比APP评价更热闹,街坊们会手写建议'多啲鸡仔饼'。科技是翅膀,但根要扎在岭南的泥土里。"

如今,他的便利店日均服务超600人次,夜间销售额占比达45%,更成为周边居民的"24小时应急站":代收快递、代缴水电费、甚至提供简单的五金工具租借。谈及未来,李叔计划接入美喜福新推出的"湾区生活圈"功能,将便利店升级为粤式早茶预定点和本地旅游攻略站。"在广东开便利店,就要让科技带着镬气,让24小时的灯火,照亮每一个晚归的街坊。"

午夜时分,李叔坐在店门口的骑楼下,看着智能货架上的电子价签随着最后一位顾客离开渐次变暗。远处的珠江水波光粼粼,店内的粤语广播轻轻说着"晚安,明天见"。在这里,智能系统的数据流与骑楼的青砖绿瓦交织,科技的高效与粤式的温情共振,共同谱写出一曲属于岭南的创业赞歌——它证明,在数字化浪潮中,只要守住本土情怀,每个敢于尝新的创业者,都能在24小时的昼夜交替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时代坐标。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