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碾压机工作状态的转换与转场方式​

2025-05-15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冲击碾压机工作状态的转换与转场方式

冲击碾压机作为一种高效的压实设备,在各类大型工程建设,如公路、铁路路基施工,机场跑道建设以及大型水利工程等项目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其工作状态的转换机制以及合理的转场方式,对于保障工程顺利进行、提高施工效率和确保设备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工作状态的转换

冲击碾压机

从待机到作业状态

设备检查与准备:在冲击碾压机从待机状态转换到作业状态之前,操作人员需要进行全面的设备检查。这包括检查冲击轮的外观是否有损坏、磨损情况,确保冲击轮的连接部位牢固。同时,要检查液压系统的油位、油温以及油压是否正常,液压管路有无泄漏现象。电气系统也不容忽视,需确认各仪表显示正常,照明及警示装置能正常工作。例如,在某高速公路路基施工项目中,操作人员在每日开工前,都会按照设备检查表,对冲击碾压机的各个关键部位进行细致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在作业过程中出现故障,影响施工进度。

启动与预热:完成设备检查后,启动冲击碾压机的发动机。发动机启动后,需进行适当的预热,让发动机各部件充分润滑,达到正常工作温度。一般来说,预热时间根据环境温度而定,在常温环境下,预热 3 - 5 分钟即可;若在寒冷天气,预热时间可能需要延长至 5 - 10 分钟。预热过程中,操作人员要密切关注发动机的运转声音、振动情况以及仪表显示参数,确保发动机工作稳定。

冲击碾压机

调整工作参数:冲击碾压机进入作业区域后,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如压实度标准、土层厚度等,调整设备的工作参数。这主要涉及调整冲击轮的冲击能量和行驶速度。冲击能量可通过调节液压系统的压力来实现,不同的工程场景需要不同的冲击能量。例如,在压实较厚的土层或处理较为坚硬的地基时,需要增大冲击能量;而在对表层土进行压实或对一些较为敏感的结构物附近进行作业时,则需适当降低冲击能量。行驶速度方面,通常冲击碾压机的作业速度在 10 - 15 公里 / 小时之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开始作业:一切准备就绪后,操作人员驾驶冲击碾压机按照预定的碾压路线开始作业。在作业过程中,要保持行驶路线的直线性和连贯性,避免频繁急刹车和急转弯,以确保压实效果的均匀性。同时,要注意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如冲击轮的冲击频率、设备的振动情况等,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

冲击碾压机

作业状态之间的转换

不同压实阶段的状态调整:在工程施工中,冲击碾压机往往需要经历多个压实阶段,如初压、复压和终压。在初压阶段,主要目的是使土层初步密实,此时冲击能量可设置为中等水平,行驶速度稍快,一般在 12 - 15 公里 / 小时,以便快速覆盖作业区域。进入复压阶段,为进一步提高压实度,需适当增大冲击能量,降低行驶速度至 10 - 12 公里 / 小时,对土层进行更深入的压实。而在终压阶段,主要是消除表面的轮迹,使表面更加平整,此时可适当减小冲击能量,提高行驶速度至 13 - 15 公里 / 小时。例如,在某机场跑道基础建设项目中,冲击碾压机在初压阶段采用 25kJ 的冲击能量、13 公里 / 小时的速度;复压阶段将冲击能量提升至 30kJ,速度降至 11 公里 / 小时;终压阶段冲击能量调整为 20kJ,速度提高到 14 公里 / 小时,通过这样的状态转换,有效保证了跑道基础的压实质量。

冲击碾压机

应对不同土质的状态转换:不同的土质对冲击碾压机的工作状态也有不同要求。对于砂性土,因其颗粒间摩擦力较小,容易压实,在作业时可适当提高行驶速度,降低冲击能量,以避免过度压实导致颗粒破碎。而对于粘性土,由于其含水量较高,颗粒间粘结力较大,需要较大的冲击能量和较低的行驶速度,以破坏土颗粒间的结构,排出水分,提高压实度。例如,在处理黄河流域的粉质粘土路基时,冲击碾压机采用 35kJ 的高冲击能量和 10 公里 / 小时的低速进行作业,而在沿海地区的砂质土路基施工中,则采用 20kJ 的冲击能量和 14 公里 / 小时的高速作业,取得了良好的压实效果。

从作业到停机状态

作业完成后的检查:当冲击碾压机完成一个作业区域的任务后,不要立即停机,应先让设备在作业区域缓慢行驶一段时间,使设备各部件的温度逐渐降低,避免因突然停机导致局部过热。同时,操作人员要再次检查设备的外观,查看是否有部件松动、损坏,以及冲击轮表面是否有异物附着等情况。

冲击碾压机

减速与停机:确认设备无异常后,逐渐降低冲击碾压机的行驶速度,将冲击能量调至最小。待设备完全停止后,关闭发动机。在停机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设备的仪表显示,确保各系统正常关闭。

设备保养与维护:停机后,要及时对设备进行保养与维护。这包括清洁设备表面的灰尘、泥土等杂物,对冲击轮、液压系统、传动系统等关键部位进行润滑。检查液压油、机油、冷却液等液位,如有不足及时添加。此外,还要定期对设备的易损件进行检查和更换,如轮胎、滤清器等,以确保设备在下一次作业时能正常运行。

冲击碾压机的转场方式

冲击碾压机

公路运输

平板拖车运输:这是冲击碾压机最常用的公路转场方式。选择合适规格的平板拖车至关重要,要确保拖车的承载能力大于冲击碾压机的重量,并且拖车的尺寸能够满足冲击碾压机的装载要求。在装载前,需对拖车进行检查,确保其制动系统、轮胎等部件处于良好状态。装载时,将冲击碾压机缓慢驶上平板拖车,调整好位置,使设备重心位于拖车中心位置,然后使用专用的捆绑工具,如钢丝绳、手拉葫芦等,将冲击碾压机牢固地固定在拖车上。在运输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控制车速,避免急刹车和急转弯,防止设备在拖车上发生位移或掉落。例如,在某跨地区的高速公路施工项目中,冲击碾压机需要从一个施工标段转场至另一个标段,距离约 100 公里,采用了承载能力为 50 吨的平板拖车进行运输,通过规范的装载和运输操作,顺利完成了设备的转场。

自行转场(短距离):如果冲击碾压机的转场距离较短,且施工场地之间的路况较好,可考虑自行转场。但在自行转场前,要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的行走系统、制动系统等性能良好。同时,要提前了解转场路线,清除路线上的障碍物,确保行驶安全。在行驶过程中,要控制好行驶速度,一般不宜超过 20 公里 / 小时,并且要密切关注设备的运行状态,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车处理。例如,在同一施工现场内不同作业区域之间的转场,距离在 5 公里以内,冲击碾压机可在做好检查和安全措施的前提下,自行行驶至新的作业区域。

冲击碾压机

铁路运输

铁路平板车运输:当冲击碾压机需要进行长距离转场,且施工地点靠近铁路站点时,铁路平板车运输是一种较为经济高效的方式。在采用铁路运输前,需要与铁路运输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办理相关的运输手续。根据冲击碾压机的尺寸和重量,选择合适的铁路平板车。在装载过程中,要按照铁路部门的要求,对设备进行加固,确保设备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移动。同时,要对设备进行防护,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例如,在某大型铁路建设项目中,冲击碾压机需要从生产厂家转场至位于不同省份的施工现场,距离较远,通过铁路平板车运输,不仅降低了运输成本,还保证了设备的安全运输。

与其他工程设备混装运输:如果冲击碾压机与其他工程设备一同转场,且这些设备的尺寸、重量等符合铁路运输要求,可考虑混装运输。在混装时,要合理安排设备的装载位置,确保平板车的重心平衡。同时,要对不同设备之间进行隔离和固定,避免在运输过程中相互碰撞造成损坏。

冲击碾压机

水路运输(特殊情况)

滚装船运输: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冲击碾压机需要跨江、跨海转场,且施工地点附近有合适的港口时,可采用滚装船运输。滚装船具有装卸方便的特点,冲击碾压机可以直接开上滚装船。在装载前,要对滚装船的船舱进行检查,确保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满足要求。装载时,要将冲击碾压机准确停放在指定位置,并使用绳索等工具进行固定。在运输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确保航行安全。例如,在某海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冲击碾压机从大陆转场至海岛,通过滚装船运输,成功解决了跨海运输的难题。

驳船运输(配合浮吊):对于一些重量较大、尺寸较大的冲击碾压机,可能需要采用驳船运输,并配合浮吊进行装卸。在运输前,要对驳船和浮吊进行严格检查和调试,确保其性能良好。装卸过程中,要由专业的操作人员进行指挥,确保设备平稳地吊运至驳船上或从驳船上吊运至目的地。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控制驳船的航行速度和航向,避免发生碰撞等事故。

冲击碾压机

冲击碾压机工作状态的准确转换以及安全、高效的转场方式,是保证其在工程建设中持续稳定发挥作用的关键。施工单位应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合理选择和运用这些方法,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