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系统+1!曹妃甸实业港务首台卸船机实现全自动重载作业!
5月9日,在秦港股份曹妃甸实业港务矿石码头二期作业现场,一台身披“智能铠甲”的巨型卸船机正挥动抓斗,以精准的节奏将矿石稳稳送入传送带……这标志着UL8卸船机全自动重载作业系统顺利上线,曹妃甸实业码头智能化转型迈入全新阶段。
01持之以恒打破瓶颈
自2024年11月,曹妃甸实业港务公司启动该项目以来,由技术人员组成的20人攻坚团队便开启了“白加黑”作战模式,经过6个月的不懈努力,项目团队相继突破“抓斗毫米级动态定位、船舱及物料形态实时建模、多设备避障系统”三大技术瓶颈,给钢铁巨兽装上了“智慧大脑”。团队创新采用的“视觉+雷达”双模扫描系统,可在10秒内完成船舱全景扫描,配合自适应抓取算法,可以让设备像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一样眼明手快。
在曹妃甸实业港务公司调度中心8楼自动化控制室,卸船机司机刘杰轻点“启动”键,千米外的卸船机随即展开流畅连贯作业:抓斗从大漏斗上方沿着抛物线轨迹深入船舱,通过智能防摇系统将摆动幅度控制在5厘米内;物料扫描雷达实时分析矿石分布,自主生成最优抓取路径。经实测,首次开舱作业阶段,系统单小时卸货量1858吨,与同时段邻机人工作业效率基本持平,且测试作业全过程“零”人工介入,标志着卸船机全自动重载作业系统圆满成功。
02技术生态裂变升级
据了解,此次操作系统的智能化升级带来的不仅是单机效能的提升,项目构建的“智能港口操作系统”已接入码头12类设备数据流,初步形成覆盖装卸、转运、堆存的数字神经网络。该系统实现了智能作业系统和超融合服务器通讯的高效数据交互,为实现堆场智能化系统、智能排产系统、数字可视化系统等多系统协同作业奠定了技术基础。
电气技术员张天健展示着电脑端的远程监控系统说:“现在设备运行状态、作业进度都能实时掌控,通过远控台自动跟踪相机、扫描雷达、CMS可以直观地看到抓斗位姿、抓斗距离舱口及物料高度,实现抓取全流程可视化,就像给港口作业装上了‘千里眼’。”
03智慧港口未来可期
晨曦中的码头,无人堆料机、取料机沿着智能策略规划的路线堆存取货,卸船机在集控中心的自动化控制下,抓斗上下穿梭,一派繁忙景象。这座曹妃甸开港先锋借助智能化自动化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正以高效的接卸效率、畅通的疏港速度快速奔跑。
曹妃甸实业港务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公司将继续锚定“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目标不动摇,同心协力,攻坚克难,加快推进二期码头3台同类设备的自动化改造进程,实现一、二期码头设备自动化、智慧化,书写实业人“向新、向智、向绿”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文字 | 付军明 张天健
视频|刘国坤
编审 | 党委工作部 曹妃甸实业港务公司
(秦港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