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供电、明暗自调,这条隧道真“聪明”

2025-05-14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来源:杭州城管)

每当夜幕低垂,驶入萧山新城路隧道的司机会发现,隧道内的灯光悄然变得柔和而明亮,既规避了视觉眩光干扰,又确保了路面照明的清晰度;而到了昼间时段,系统则智能提升光照强度,有效消除“黑洞效应”,构建全天候行车安全光环境。

这一创新实践源自萧山区城市管理局最新部署的数字化照明节能控制系统,通过动态响应自然光变化实现精准调光,在节能降耗与通行安全之间达成技术性平衡。

️光环境自适应,能效环保双提升

传统隧道恒照度照明模式持续满负荷运行导致能耗居高不下,且固定亮度输出无法适应昼夜变化的光环境。

新城路隧道的数字化照明节能控制系统,能够实时捕捉隧道外部环境的光照信息,隧道内的灯光强度会根据外部感应器所测算光照条件的变化实时同步改变,将灯光随时调整至适合的区间。

️当外界照度≥5000lx 时,系统会自动将隧道入口段照度提升至 200lx,帮助驾驶员的视觉系统平稳完成明暗过渡;️一旦环境照度≤100lx ,系统便切换为 80lx 的基础照明模式,既遵循《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细则》标准,又能有效节省能源,新城路隧道数字化照明节能控制系统预计️年度节电率超40%

此外,结合已并网运行的光伏储能系统,在光照资源充足时段可实现️隧道照明100%绿电供应,使“零碳”照明得以实现。

️智慧运维保照明,应急联动护安全

与此同时,在运维监测方面,依托智慧管理平台,可远程监控照明参数,️支持自定义调光策略并及时发出故障预警,保障隧道照明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应急联动功能上,系统集成雷视融合感知设备与边缘计算单元,️一旦检测到交通事故、火灾等突发状况,便立即激活定向警示灯具,向通行车辆和人员发出警报。

新城路隧道的“智慧光”实践,不仅是城市照明技术的一次突破,更是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生动注脚,杭州城管部门将总结推广相关创新成果,持续惠及更多市民。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