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赋能智慧农业——AI病虫害识别系统,推动农业数字化升级
“智慧农业多元化融合系统的“先锋战队”完成自主研发的“智慧农业多元化融合系统”病虫害App端功能测试。该团队通过整合市场调研、植物数据采集及AI算法建模,为传统农业病虫害防治提供了数字化解决方案,展现了青年学子以科技创新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
团队负责人秦嗣岩介绍,项目启动初期,成员们走访了河北多个农业产区,发现传统病虫害防治依赖人工经验,存在识别滞后、误判率高的问题。据统计,因病虫害导致的农作物损失率高达15%-30%,农民对实时监测与智能诊断技术的需求迫切。基于此,团队决定聚焦“AI+农业”领域,利用图像识别、物联网等技术构建精准防治系统。
为实现病虫害的精准识别,团队历时8个月开展植物数据采集工作。成员们携带设备深入田间,累计采集涵盖小麦、玉米、果树等10余种作物的叶片、果实图像数据超2万份,同步记录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通过与当地农科院合作,慧农万象团队获取了2000余条病虫害标注样本,并自主建立动态数据库,为AI模型训练提供“知识图谱”。目前系统可识别常见病虫害40余种,准确率超85%。
“最难的是让农民相信手机能看病虫害。”团队负责人秦嗣岩坦言。初期推广时,部分农户对新技术持怀疑态度。为赢得信任,慧农万象团队免费为50个种植户提供试点服务,帮助挽回因虫害导致的30%损失。该团队目前已获得5项软件著作权,申请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并与3家农业合作社达成试点合作意向。指导老师张立志表示:“这群学生把业创在了田埂上,他们的坚持让科技真正‘接地气’。”
慧农万象团队计划进一步优化系统功能,引入无人机巡田与远程诊断模块,打造“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成员张欣怡说:“我们希望用代码为农作物编织‘防护网’,让农民种地更轻松,粮食更安全。”未来,团队将持续探索农业数字化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