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告别Windows!鸿蒙PC版来了,普通人需求基本满足

2025-05-11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今天来聊聊昨天华为首发亮相的鸿蒙电脑。这事得从老美制裁说起,去年5月老美收紧出口限制,把高通英特尔给华为的芯片许可证收回去了。

今年4月微软授权到期,华为只能先掏出Linux版的MateBook 14。这导致华为PC的业务被一顿暴打,自研系统成了没办法的办法。

昨天,华为举行了鸿蒙电脑技术与生态沟通会,终于把鸿蒙电脑端出来了。

先看UI界面,个人感觉应该是借鉴了Windows和Mac OS,右上角卡片信息,下方把Windows任务栏和Mac的Dock栏合一块了,支持快捷应用直达,Dock栏也有放大镜效果。

界面确实清爽,但创新这块见仁见智,有人觉得像缝合怪,有人觉得实用至上,反正好不好看各人审美,关键看用着顺不顺手。

得益于鸿蒙的分布式架构,PC、平板、手机之间能无缝互联,数据传输、任务接力这些操作很丝滑,有苹果全家桶的用户应该懂这种跨设备协同的好处。

发言人称其还有眼睛注视跨越设备的功能,你看哪个设备,键鼠操作就切到哪,听起来挺高科技,实际使用效果得等实测,不过至少在多端协同上,鸿蒙系统的底子确实有优势。

AI助手小艺是个亮点,跟传统AI助手不同的是,小艺直接扎根系统底层,权限更高,跨应用调用更无缝,比如你在文档里想查资料,喊一嗓子小艺就能直接调浏览器搜索,不用自己来回切换应用,对于办公效率有一定提升。

图形引擎方面,方舟图形引擎采用人因交互优先策略,被遮挡的窗口部分停止渲染,减少硬件负担,多开窗口时更流畅,特别是对硬件配置没那么高的设备友好,这点对于笔记本电脑尤其是轻薄本来说挺重要,毕竟续航和性能释放得平衡。

交互体验上,华为把手机端的优点搬过来了,比如指关节截图,用过华为手机的用户能无缝衔接。

动画效果比Windows流畅,多开应用响应速度快,这些细节优化确实能提升使用好感,毕竟做手机出身,在用户体验打磨上有经验。

缺点也是有的

但短板也很明显,最大的问题是生态。现在适配了300多个常用应用,能满足日常文字办公和轻度设计剪辑,年底目标2000+,但和Windows几十年积累的生态比起来还差得远。

而且不支持exe软件转译,也不允许侧载,应用只能从官方商店下载,这意味着如果你依赖某些Windows独占的专业软件,比如老旧的工业设计工具,那鸿蒙电脑暂时没法用。

但也不用太担心,至少在办公领域已完全满足普通人的日常需求,比如WPS、企业微信、钉钉这些早就适配完成。

这里做个补充,云表平台作为企业级无代码开发平台,之前就支持一键生成鸿蒙APP,后续也会跟进鸿蒙PC的相关适配。

用户可以通过画表格的方式,在纯中文的可视化拖拉拽快速搭建ERP、MES、WMS这些个性化业务系统,不需要依赖传统exe程序,直接通过浏览器访问,解决了鸿蒙初期企业级应用不足的问题。

对于中大型企业来说,这算是个好消息,尤其是政府、制造业这些对自主化系统有需求的领域,云表平台让鸿蒙PC在企业办公场景有了落地的可能性。

小结

近期我在网上看到有人已经能在鸿蒙电脑上安装鸿蒙手机里的APP了。

因此,我猜测由于其多端部署的方案,只要手机上有的软件,后续大概率也能在鸿蒙电脑上用!

最后说句实在话,自研系统这条路很难,尤其是在Windows和macOS垄断的市场里突围,需要时间和生态积累。

华为这次至少开了个好头,解决了有无的问题,接下来就看后续的生态建设和用户反馈了。对于消费者来说,多一个选择不是坏事

️更多精彩,评论区见。

文|胖胖

图源网络。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