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骨骼机器人测试员:让“硬科技”学会与人同步
在智能化浪潮奔涌的当下,一项曾存于科幻想象的高科技装备正悄然走入现实,五一期间,总台主播董丽萍深入实验室,测试体验这些“硬科技”。
动脑动手两不误
主播探访外骨骼机器人研发过程
走进实验室,一个能让人健步如飞、举重若轻的“未来伙伴”正通过无数次精密调校,向生活场景加速渗透。在这里,工程师们不仅是代码与图纸的创作者,也是穿戴体验者、测试员。外骨骼机器人工程师任敬伟介绍说,一款产品在研发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可靠性实验,通过采集人在走路过程中的身体动态数据,再结合AI大模型对整体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使机器和人体动作更加匹配。
可穿戴产品与其他机器人不同,它很大一部分与服装结合非常紧密,因此在前期研发过程中,人体穿戴绑缚系统需要工程师先做样品,再送到工厂生产。总台主播董丽萍亲自体验后感慨“工程师们不仅要动脑,还要学会动手,不仅是脑力劳动,还要学会干精细活”。
轻松搬重物 爬坡更省力
可穿戴机器人让生活更便利
总台主播董丽萍来到测试区,在没有穿着任何外骨骼机器人设备时,尝试几次抬起30公斤重物均以失败告终,穿上这套“搬山”外骨骼机器人后秒变“大力士”,轻松将30公斤重物抬起。工程师介绍,这款装备通过传感和核心“大脑”硬件采集的相关数据,对人体的整个搬运动作进行识别,识别姿态之后通过电机驱动系统给人进行助力,在搬运重物时,可以减少腰部的发力,使其轻松抬起重物。
来到户外,总台主播董丽萍穿戴上“踏山”外骨骼机器人体验陡坡行走。穿上这套装备后,在走路过程中既能在抬腿时助力,同时又能在落地时稳定膝关节,通过测试陡坡、爬楼梯、下坡等不同应用场景,体会到“未来科技”能让生活更加便捷、省力。
通过这次体验,让我们看见了科技与人共同成长的轨迹,也感受到岗位背后那份对生活、对未来的守护。真正的科技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让更多人的生活更加有质量和轻松。现在它可以助力我们爬楼梯、搬东西,未来它可以让我们的父母走得更稳、走得更远,同时也是我们对未来的一份安心。
CCTV4《今日环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