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生万物》这部刚刚播出的电视剧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剧中倪大红的表演更是吸引了很多观众关注。
他演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像藏着故事。
看剧之后观众们沉浸其中,深刻感受到了角色的魅力。
这也让我们不禁回想起他那充满坎坷与坚持的演艺生涯。
倪大红生在话剧世家,小时候蹲后台看父母演戏,从那时候开始他就在心里种下了一个演员梦。
可考中戏那几年,对于他简直是遭罪,不仅连着三次都被刷下来,考官说他“大脸盘、厚眼袋、嗓子沙哑,不像俊小生”,连爹妈都劝他放弃。
但倪大红偏不认命,第四次考试后,他总算在1982年挤进了中戏大门。
可到了班里更尴尬,同学都是俊男美女,他老气横秋的,但只有导演谢晋看出他的潜力,挑他演《高山下的花环》里的战士段雨国,那是他第一次摸镜头。
原以为毕业后进国家话剧院能顺风顺水,结果等来的是十年空窗期。剧组来了一波又一波,没人找他拍戏,他就蹲在剧院角落听别人排练,手里攥着皱巴巴的剧本。
实在没辙倪大红就跑龙套、演群演,赚的钱连吃碗面都得数硬币,朋友劝他转行,有人笑话他“等到老都拿不到主角”。但就在这样的日子里,他遇见了倪炜。
当时倪炜已经是小有名气的制片人,一次面试时注意到这个“其貌不扬”的龙套演员。
倪炜后来回忆:“这演员有股‘轴劲’,以后肯定能成大角”。面试结束后她主动留了联系方式,常拿剧本找他聊戏,知道他穷就以“改剧本”的名义偷偷给补贴。
周围人都不看好:“你是制片人,他就是个跑龙套的,太不匹配了”,可倪炜铁了心,主动表白:“我信你的才华,咱一起努力”。
两人的婚礼简单得寒酸,就在小饭馆摆了两桌,倪炜穿件普通红连衣裙,倪大红还是那件洗旧的衬衫,可俩人情眼里的笑藏都藏不住。
婚后倪炜拍着胸脯说:“你只管演戏,家里的事、事业的资源,我来扛”。那时候倪大红工资微薄,连房租都快交不起,倪炜把积蓄和嫁妆全拿出来补贴家用。
为了给他找机会,她拿着简历跑遍北京剧组,逢人就说“他演技真的好,给个小角色试试也行”。
《我爱我家》的客串机会,就是倪炜托表姐倪萍找到宋丹丹,软磨硬泡才求来的。
虽然戏份少,却成了倪大红的转折点,总算有人注意到这个能把小角色演活的演员。
哪怕后来邀约变多,倪炜也没松懈,晚上俩人坐在沙发上,倪大红念台词,她帮着分析 “情绪该怎么递进”。
倪大红记不住台词,她就写在卡片上一句句帮着巩固;他一天赶三个剧组深夜回家,她总温着饭菜等着,试镜失败了就拉着他编笑话,把尴尬事改成段子,笑着笑着就不难过了。
而倪大红对戏也是真痴迷,这份劲里藏着夫妻俩的底气。演工地包工头,他特意穿小两码的鞋三个月,脚肿得像馒头也不换。
到了拍《战狼1》被爆破板划开大腿,血浸透裤子还咬着牙拍完,《幸存日》里为体验矿工窒息感,真拿塑料袋套头、嘴里塞煤渣,结果直接送医院洗胃。
倪炜从没拦着,只在他回家后默默帮他涂药,第二天递上温热的粥。
46 岁那年,《乔家大院》的孙茂才成了他的翻身仗。这个从落魄秀才变贪慕权势的反派,被他演得入木三分。
他跟人说话时眼神飘着,语气软乎乎的,笑里却全是算计,观众盯着屏幕就知道 “这人要坏事”。
一年后《大明王朝 1566》的严嵩更绝,朝堂上垂着眼帘摩挲朝珠,看似平静却藏着掌控全局的气场。
独处时望着窗外眼神空洞,把晚年落寞演得让人心头发沉。这部剧当时收视不高,却成了“神剧”,倪大红总算跻身“老戏骨”行列。
2019 年《都挺好》爆火,“苏大强”一角让倪大红彻底红了。为了演好这个作精爹,他琢磨出一堆细节。
拿到白玉兰奖那天,他站在台上说:“感谢我妻子倪炜,没有她就没有今天的我”。
爆红后片约开始多了起来,倪炜却开始帮他拒戏,毕竟年纪摆在那,她怕倪大红身体吃不消,只留那些角色有价值、节奏合理的本子。
倪大红在剧组拍戏,身为妻子的她就做好爱吃的菜,用保温箱裹三层开车去探班。
他在家钻研剧本对着墙壁自言自语,她就默默端杯热茶放旁边,不打扰只陪伴;年纪大了,还严格管着他的作息,督促他早睡早起。
俩人的女儿长大后也进了演艺圈,倪炜从不干涉,却像当年帮倪大红那样,陪着女儿分析角色、打磨剧本的细节。
一晃三十三年,圈里从没传过他俩半句绯闻,倪大红不参加综艺、不炒作,除了宣传作品几乎不见踪影,家里的事全交给他倪炜打理。
倪大红这大半辈子的演艺路,也藏着这样的传承,他的坚持里有倪炜的托举,他的成功里有家人的温度。
如今六十多岁的他还在荧幕上折腾,演完自私的宁学祥,又在《归队》里演慈祥耿直的老驴子,两个爹人设反差极大,可他靠眼神就区分得明明白白。
台下的倪炜还是老样子,会陪着他一起看剧本,会在他聊角色时安静倾听,这份藏在烟火气里的深情,比任何荧幕剧情都动人。
信息来源:《生万物》8月13日开播,群像大戏演绎百姓与土地的故事
深挖|“御用父辈”倪大红终于“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