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大量建造舰载机 战略布局需求(为什么中国热衷于建造大厦) aspcms.cn

中国海军舰载机数量已突破200架,足够装备5艘航母,尽管现役航母只有3艘。这种“超额配置”体现了中国从近海防御转向远洋作战的战略布局,每一架战机都承载着深远的军事意图。

中国为何大量建造舰载机

歼-15舰载机自2012年服役以来,已衍生出滑跃起飞型和弹射型多个版本。早期歼-15基于歼-11B技术,空战能力仅达到四代机初期水平,无法有效对抗美军F/A-18E/F Block3等先进舰载机。随着福建舰电磁弹射技术的突破,歼-15T应运而生,其雷达探测距离提升至400公里,可携带PL-21超远程导弹和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最新演习画面显示,辽宁舰和山东舰的甲板上已大量换装歼-15T,取代老式机型。歼-35隐身战机的加入进一步强化了舰队实力,其在福建舰测试中实现2秒内加速至190米,最大起飞重量28吨,作战半径超过1300公里。新旧机型混合配置确保了航母战斗力的平稳过渡。

中国为何大量建造舰载机 战略布局需求

舰载机飞行员的培养需要大量飞机支撑。中国在兴城、青岛、永兴岛等地建立了陆基训练基地,这些基地日常运作需消耗大量舰载机。双座型歼-15S承担了新飞行员的改装训练任务,而早期歼-15则转为专用教练机。目前海军缺乏专用舰载教练机,教练-10尚未大规模列装,现有战机必须分担训练职能。福建舰在海试期间已同步开展飞行员弹射起降训练,实现了装备交付与战斗力生成的无缝衔接。高强度的训练导致舰载机损耗率居高不下,冗余配置可避免因故障或事故影响训练进度。

中国为何大量建造舰载机 战略布局需求

早期生产的滑跃型歼-15虽不适合新型弹射航母,但其抗腐蚀设计和短距起降能力使其成为南海岛礁部署的理想选择。永暑礁、美济礁等岛礁机场常年处于高盐高湿环境,陆基歼-11B战斗机在此部署时面临机体腐蚀问题,通常只能短期轮换。歼-15作为舰载机,结构上针对海洋环境优化,更适合长期驻防。将过剩歼-15部署至岛礁,可形成“不沉航母”效应,增强对南海航道的控制力。这些战机虽技术相对落后,仍能压制周边国家装备的苏-30、F-16等三代机。

中国为何大量建造舰载机 战略布局需求

航母建造周期长达数年,舰载机研发量产同样耗时。中国采取“机等舰”策略,避免重蹈美军“航母等飞机”的覆辙。004型核动力航母和076型两栖攻击舰已在规划中,未来舰载机需求将持续增长。现有超额储备可确保新航母入列时立即形成战斗力,无需等待飞机制造。歼-35生产线年产能规划达60架,为后续航母编队提供充足装备。多出的舰载机还可作为战时备份,应对突发损耗。

中国为何大量建造舰载机 战略布局需求

航母战斗力依赖多机型协同作战。福建舰配套的“五件套”包括歼-15T多用途战斗机、歼-35隐身战机、空警-600预警机、歼-15D电子战机和反潜直升机。电磁弹射系统使单日最大出动架次提升至120架次,远超滑跃航母的40架次。不同机型混编可执行制空、反舰、侦察等复合任务,例如歼-35负责突防,歼-15T承担火力打击,空警-600提供战场监控。这种体系化作战要求各型号舰载机数量保持合理比例,超额配置保障了战术编组的灵活性。

中国为何大量建造舰载机 战略布局需求

舰载机的维护保养需要备用机支持。航母部署期间,部分战机需轮流返厂大修,编制内飞机数量通常高于实战需求。辽宁舰编制24架歼-15,实际配备超过30架,以应对维修轮换。山东舰和福建舰同样采用超额配置原则,确保任何时期都有足够战机可出动。陆上训练基地的损耗增加了飞机需求,早期型号歼-15退役后可直接转为训练机,延长装备使用寿命。

中国舰载机工业的快速发展支撑了大规模生产。沈飞公司通过模块化生产线将歼-15制造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得批量采购成为可能。同时,军民融合战略促进了技术共享,例如歼-35部分技术源于歼-20项目,降低了研发门槛。产能提升不仅满足海军需求,还为潜在出口市场储备资源,例如巴基斯坦、泰国等国家已表达对舰载机的兴趣。

南海局势复杂化加速了舰载机部署。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国家在南海频繁开展联合军演,中国需保持常态化巡逻力量。岛礁机场与航母编队形成互补,歼-15的航程覆盖整个南海区域,可实施快速反应。高盐环境对机体腐蚀性强,舰载机特殊涂层和材料能延长部署周期,减少维护频率。

飞行员训练强度与舰载机数量直接相关。每个舰载机飞行员年均飞行时间需达到200小时以上,才能维持战斗水准。双座歼-15S每月承担大量起降训练,机体寿命消耗较快。训练中不可避免的事故率也要求保有备用机,例如2023年某次着陆训练中一架歼-15受损,替补飞机立即顶替其位置。

中国海军战略正从“近海防御”转向“远海护卫”,舰载机规模映射了这一转型。辽宁舰和山东舰常态化穿越第一岛链,福建舰未来将前出至第二岛链,这些行动需足够战机支撑长期部署。超额配置确保了在部分战机返港休整时,前线仍能保持威慑力量。现有舰载机数量虽超当前需求,符合长远战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