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未给巩俐当过luo替,我也绝不会给任何人当裸替,这与我的三观严重不符。”
声明来得总比谣言晚,终究也跑不赢谣言。
倔强的她通过各种渠道否认“裸替”一事。
可还是淹没在吸引眼球、博取流量的肆意抹黑中。
懵懵懂懂地当了一回巩俐的替身,没想到却流言有了宣泄的角度。
她执意要在演艺圈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而摆脱“小巩俐”的标签到成为自己——高显欣,她走了快20年。
周显欣和大多数演员不同,她并非从小就开始接触戏剧。
如果不是那件事的发生,现在的她可能会成为一名医生……
1996年,周显欣考上了华西医科大学,读的专业是临床医学。
这原本是作为高中数学老师的父亲为她规划的,学医出来完全可以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数学的周密特性,让教了一辈子学的父亲,想让女儿有个看得见的未来。
他完全忽略了女儿的感受,就像原来忽略妻子那样。
周显欣的家庭并不和睦,父母常因为任何原因都能吵起来。
就在她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母亲去世了。
回想起母亲在家里被受委屈,周显欣再也不想当父亲的“提线木偶”。
她回家参加完母亲的葬礼时,和父亲大吵了一架。
父亲的固执和愤怒,让她更加坚定自己摆脱控制的决心。
离开家后立马推掉了药厂的实习,只身来到北京打拼。
在这里她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最终以第2名的成绩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
成为一名表演系研究生,正式开始自己演绎生涯……
说来奇怪,名人的名声只会与本人高度粘连,相貌相似的人也分不了一杯羹。
国内国际几乎所有大明星的替身,都很难找到自己的归宿。
一旦成为别人的替身,人们不再关注其能力如何,只看“像不像”。
周显欣就差点踩在这个坑里……
她在中戏求学时,周渔的火车剧组来到校园,希望能为女主角找一个替身。
饰演女主角不是别人,正是彼时内地咖位最高的“巩皇”。
巩俐在与张艺谋合作的作品,在世界上拿了不少奖。
放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知名度最高的一批女演员。
导演一眼就相中了,这个气质、眉宇与巩俐像极了的周显欣。
可是周显欣对此并不感冒,她不想因此被人贴上标签,降低起步高度。
导演告诉她,巩俐要分饰两角,两个角色会有对话场景。
为避免后期过多的特效,所以需要一个人在两个角色对话时和巩俐对戏。
老师常莉也来劝她,能和巩俐这样的演员搭戏,是难得的好机会。
思想工作很成功,周显欣加入了周渔的火车剧组。
文替对话的场景不多,她很快也很顺利地完成了与巩俐的合作。
能和如此有名气的演员合作,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她的知名度。
却没想到为几年后的风波埋下了引信……
2006年,冯小刚执导的商业大片夜宴上映。
这部中国版的“哈姆雷特”讨论度极高,让主演章子怡名气与日俱增。
就在此时,章子怡被挖出在电影中使用“luo替”,闹得沸沸扬扬。
按说这件事本来和周显欣没有一点关系,怎么会卷进来呢?
一部分别有用心的媒体,秉持着“没有新闻就创造新闻”的理念开始“工作”了。
章子怡的热度降了下来,他们开始将目光转向同为国际咖的巩俐。
如果章子怡都用了,巩俐怎么会没用过呢?
就这样,无良媒体们将几年前的“小巩俐”的报道一同改造。
“巩俐luo替”的名号从此粘上周显欣。
谣言的势头通过巩俐的名气被无限放大,根本没有留给小演员周显欣辩驳的余地。
她需要一个机会让自己的名字成为唯一标签,而非其他任何名字,哪怕是国际巨星。
而对于一个演员来说,这样的机会通常是一部戏和一个角色。
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周显欣,一开始并没有接过几部戏,主角都没有演过几次……
以她此时的知名度,能和巩俐挂上钩,甚至都有些“抬爱”了。
然而,面对黯淡的前景,她没有选择束手就擒。
相反,在作为配角的日子里,她尽量参透角色特征。
高考1977成为她翻身的契机,可是luo替的名声却给她使了绊子。
投资方考虑到周显欣的“黑历史”,不想起用她作为女一号。
周显欣决定主动出击,给导演和制片人写了份10000字对角色的分析。
这让导演深受触动,最终说服资方让她饰演“陈琼”。
周显欣的“陈琼”征服了所有人,电影也大获成功,她终于有了一部能拿出手的作品。
让她的事业更进一步的,则是国民级别的主旋律历史大剧觉醒年代。
起初,觉醒年代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但是其扎实的剧本,考究的细节,让它的口碑逐集升高。
豆瓣刚开分时是8.8分,已经足够优秀,在该类型的电视剧已经一枝独秀。
没想到播出几集之后,分数竟然不可思议地突破了9分。
剧中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人物,成为观众们追剧的动力。
像于和伟饰演的陈独秀,有思想有主见,建刊新青年。
亮剑里的“和尚”所饰演李大钊同样极具辨识度。
蔡元培、鲁迅、陈延年……群像的刻画尤其精彩,高君曼也是其中之一。
高君曼作为陈独秀的夫人,在剧中有着不少镜头。
周显欣的演绎,为这个上世纪初的知识女青年注入灵魂。
得益于电视剧的空前成功,以周显欣本人的演技,高君曼成为她又一知名角色。
作为70后的周显欣,演艺事业并不顺利。
可是她却没有选择向命运屈服,在小角色中锻造实力。
最终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让流言蜚语不攻自破。
部分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