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假期期间,自驾成为主要出行方式,占到了出行总量的八成左右。新能源汽车约占日均总流量的20%,较2024年国庆增长约30%。然而,长距离行驶沿途变数较多,高速路服务区充电桩数量有限、排队充电现象凸显,让新能源车主再次感到焦虑。
针对这一问题,各地积极采取措施保障新能源车充电需求。江苏常州天目湖服务区新增了4台160千瓦快充充电桩,并推出分流充电引导策略,对于选择仅充至7成电量的新能源车主,给予充电服务优惠券,提升节假日服务区充电效率。
湖北十堰武当山风景区在国庆假期迎来大量游客,景区周边加密布局了充电桩,以满足新能源车的充电需求。当地提醒新能源车主,仪表盘电量不足警告灯亮起时,续航通常低于30%,需立即停靠充电。充电过程中不要滞留车内,可通过微信服务-出行服务实时查询充电桩位置。
吉林省G331沿线的8个服务区和48处加油站共200个充电桩全部开放。同时,在过境车流较大的地区,启动“移动充电方舟”应急救援充电车,为新能源自驾出行保驾护航。
为了消解新能源车出行时的充电焦虑,车主应提前做好规划与准备。出发前一晚将车辆充电至100%,使用导航软件预设行程规划功能,查看沿途充电桩分布、数量、功率及排队情况,合理规划充电节点,提前检查车辆电池状况和充电接口是否正常。此外,可以选择清晨或晚间充电,避开高峰时段,优先选择高功率充电桩。不必每次都充至百分之百,充至80%左右即可节省时间并保护电池。高速出口5公里内的商场、酒店、停车场的充电桩通常使用率较低,可作为应急补能选择。部分充电小程序支持预约功能,提前预约充电时间,减少排队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