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在世界各国都备受欢迎,无论是人们熟悉的,还是不太了解的历史,都能通过影视作品被生动展现。虽然在一定范围内对历史进行艺术创作和改编是可以理解的,但许多影视剧为了吸引观众,经常歪曲事实,把一些历史人物的形象完全颠倒。这些剧集通过粉饰一些本应受到批评的人物,或者抹黑原本正面的历史人物,给观众传递了错误的信息。这种做法非常令人反感,因为历史研究需要深入了解和判断,而大部分观众并不具备深刻的历史知识。影视剧的误导很容易影响大众的认知,而一旦错误观念深入人心,纠正就变得极为困难,实在是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今天,我们就来看四个在影视剧中被洗白的臭名昭著的历史人物,看看这些剧集是如何扭曲事实、改变历史的。

首先,大家是否知道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太后是谁?很多看过电视剧《芈月传》的人可能会答出“宣太后”,因为这部剧当时用“历史上第一个太后”的名号进行宣传,确实在播出时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剧中的“芈月”形象,聪明、睿智、敢爱敢恨,深受观众喜爱。但实际上,历史上这位宣太后并没有确切的名字,史书上只记载了她是楚国人,嫁给秦惠文王之后被封为“八子”,因此她的名字应该是“芈八子”。宣太后在秦国历史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她的儿子嬴稷继位为秦王时年幼,于是芈八子代为理政。虽然电视剧将她描绘为重情重义,为了爱情痛苦抉择,但真实历史中的宣太后,和义渠王的关系并非如剧中所说的纯粹出于情感。她与义渠王的私通,实则是为了平定边境的动乱,甚至最终设计诱杀义渠王也是和儿子秦昭襄王的谋划。宣太后的施政有一定的成效,但她也通过任用自己的亲人而加剧了外戚干政的局面,险些引发秦国的内部动荡。因此,剧中的洗白对她形象的塑造并不全面,历史上她的评价其实是褒贬不一的。

接下来,我们看看另一位被影视剧美化的历史人物——陆令萱。电视剧《陆贞传奇》在2013年热播,将南北朝时期的混乱历史带入了观众视野。剧中女主角陆贞从宫女到女宰相的故事深受欢迎,然而,历史中的陆令萱与剧中的形象差距巨大。历史上的陆令萱是北齐的宫廷女官,她并非电视剧中那样机智聪慧、贤明大方,而是一个导致北齐灭亡的祸根。陆令萱进宫前曾因丈夫谋反被判入宫为奴,她成为高湛的儿子高纬的乳母,并因抚养高纬有功,逐渐获得了权力。在高纬继位后,由于年幼无力执政,陆令萱得以掌握实权,最终成为北齐的实际统治者。然而她的统治充满腐败和乱政,她贪污腐化、干政无道,最终导致北齐灭亡。电视剧却将她塑造成一位智慧而善良的女宰相,显然是对历史的严重美化。

再来看杨贵妃。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的形象在历史上一直备受争议。历史上她被认为是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罪魁祸首之一,但现代人们逐渐开始同情她,认为不能把唐朝的衰败完全归咎于她,毕竟唐玄宗本人的昏庸和对她的宠爱才是根本原因。尽管如此,电视剧却将杨贵妃塑造成了一个完全无辜、悲情的角色,尤其是在电影《妖猫传》中,她被描绘成了大唐的象征之一,唐玄宗万般宠爱她,直至马嵬坡兵变时被抛弃,最终在痛苦中死去。历史上,杨贵妃并非完全无辜。她在“宠爱”面前,确实有过过分娇纵的行为,例如让人不远万里从岭南运送荔枝到长安,这种奢华和浪费在当时的社会中是难以容忍的。因此,影视剧的全然同情,忽视了她在盛唐衰退过程中的责任。最后,朱祁镇也成为了电视剧中的“洗白”对象。电视剧《女医明妃传》将明英宗朱祁镇塑造成了一个忧国忧民、心系江山的贤君,但历史上的他却完全不是这样的人物。朱祁镇在瓦剌之战中自作主张地亲征,结果被俘,导致大明江山岌岌可危。幸亏弟弟接手,并在于谦等忠臣的辅佐下,保住了大明的政权。而朱祁镇复位后,为了报复那些曾在他被俘期间力挽狂澜的大臣,竟下令处死了于谦等人。历史上,朱祁镇是一个无能且荒诞的皇帝,他的所作所为几乎让大明陷入灭顶之灾,然而电视剧却为了剧情需要将他塑造成了明君的形象,这种历史的扭曲不可接受。

电视剧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应该坚持正确的历史观,不能为了吸引观众而歪曲事实。历史是“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但如果观众通过电视剧得不到准确的历史知识,又怎能理解历史的兴衰与教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