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旺季不旺”成为白酒行业的普遍困境时,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市场分化趋势愈发明显。不少酒企面临库存高压和增长承压的背景下,茅台凭借稳固的品牌效应与活跃的终端动销,逆势扩大市场份额,展现出穿越周期的韧性。这一表现背后是茅台深入推进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以及“客群转型、场景转型、服务转型”三大战略的扎实落地,为其在行业整体调整中赢得了关键增长动能。

茅台“双节”动销稳中有进

在行业价盘普遍承压的情况下,茅台的价格体系展现出极强的抗风险能力。9月下旬,走访武汉市多家商场、超市及烟酒店发现,53度飞天茅台500ml终端标价在2000元以上,价格体系表现出较强韧性。贵州茅台官微发文称,从近期各地市场调研情况及各方反馈数据来看,茅台酒市场整体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6、7月份,茅台有效稳定了茅台酒市场销售基本面;进入8月份,市场终端动销环比增长态势明显。9月以来,贵州茅台酒终端动销增长显著,环比增长约1倍,同比增长超20%。这一系列积极变化既显示出消费端节日需求增长,也体现了茅台酒“4+6”渠道体系所展现的渠道良好韧性。

茅台“双节”动销稳中有进 展现强劲市场韧性

武汉家庭团聚、朋友聚餐、企业活动、高端婚宴等场景增多,白酒消费需求旺盛。茅台1935凭借“喜相逢”文化内核契合节庆需求成为增长新支点,使产品与消费需求形成精准匹配。汉口香港路某茅台股份经销商店负责人表示,今年双节期间宴席订单同比增加两成,预订排期至10月7日,去年茅台1935单店近千箱的销量纪录有望突破。

茅台“双节”动销稳中有进 展现强劲市场韧性

传统行业需求收缩的市场缺口正被新兴客群填补。武汉市场数据显示,地产、建筑行业采购量同比下降约15%,而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医美等领域的“新商务”客群异军突起,这类客户以3-5箱小批量团购为主,订单频次较去年增长2-3倍,成为拉动需求的全新增长点。在此趋势下,茅台在武汉市场的表现尤为亮眼。节前茅台酒在武汉自营渠道销售环比增长30%至40%,核心增长动力来自客群结构优化:茅台武汉直营店重点拓展民营高新技术小巨人企业,目前新增客户中50%以上具备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同时,双节前自主进店的零售客户数量明显增加,印证武汉市场对茅台酒的刚需仍十分旺盛。

茅台“双节”动销稳中有进 展现强劲市场韧性

终端门店的动销实况进一步佐证这一趋势。武昌区茅台东亭经销商店咨询采购的客户络绎不绝,企业批量采购成为双节动销的核心支撑。黄石某智能制造公司的蔡女士表示,茅台的高端定位是企业高端宴请首选,用它招待客户既能彰显企业实力,也能让客户感受到重视。她借双节来武汉旅游,特意到店洽谈批量采购价格,计划达成长期合作。该店店长透露,9月以来门店客流量、订单量显著增长,企业客户采购占比持续提升。

茅台“双节”动销稳中有进 展现强劲市场韧性

除企业端需求发力外,个人消费市场同样贡献重要增量。徐东茅台经销商店内满是双节喜庆氛围,湖北人人大经贸有限公司负责人肖怀周说,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他们针对性推出100ml小瓶装,精准适配个人小酌与朋友小聚需求,降低了品尝门槛,让“一个人喝一点”或“和朋友轻松喝一杯”成为一种新的无压力生活方式。家庭聚会、朋友宴请等“开瓶即饮”场景占比不断攀升,茅台正加速从“卖酒”向“卖生活方式”的深度转型,消费场景实现从单一到多元的结构性突破。这种“企业采购+个人消费”的双轮驱动模式,让茅台在消费结构调整中牢牢站稳脚跟,持续释放增长潜力。

在行业整体“以价换量”的背景下,茅台通过差异化的渠道策略,使武汉市场终端价格稳定。i茅台平台的直销引流作用持续凸显,双节前武汉区域i茅台平台的飞天茅台申购成功率较平日提升约10%。

茅台的双节表现为身处调整期的白酒行业提供了思路。白酒作为社交刚需,其景气度与高净值人群交流频率高度相关,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茅台的实践证明,转型不是口号:客群转型解决“卖给谁”的问题,场景转型回答“在哪卖”的命题,服务转型则夯实“如何留”的基础,三者形成的协同效应正是其穿越周期的核心能力。国金证券研报指出,若行业价盘压力在旺季将显著缓解,有望迎来阶段性拐点。从武汉市场的表现来看,茅台已经为行业提供了“以品牌力稳价、以场景创新增量”的参考样本。

展望未来,茅台的增长逻辑仍在深化。这家龙头企业正从产品供应商向生活方式定义者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