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OPPO正式发布了新一代屏下摄像头技术,这次OPPO兼顾了屏幕显示效果和拍照效果,是能够实现量产商用的成熟屏下摄像头技术。据OPPO方面介绍称,这是OPPO方面开发的第三代屏下摄像头技术,它基于多项硬件创新和自研算法所打造,实现了屏幕显示效果和屏下成像品质的二者兼得。
️定制屏幕 不牺牲显示效果 一致性体验优秀
屏下摄像头技术有诸多难题,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屏幕透光,毕竟OLED屏幕本身并不透光,需要在摄像头感光孔的区域对像素排列方式、驱动电路等进行重新设计,才能达到成像所需要的光线条件。OPPO在这方面选择与供应商深度合作,开发出了全新的屏幕结构。

在已经量产的屏下摄像头机型中,镜头区域往往是一个方形区域,这小块的屏幕区域的像素排列要比主屏幕稀疏,显示细腻程度与主屏幕差了一个级别,在普通的显示上或许还没有问题,但在细致的细节显示上,就有肉眼可见的差距,造成显示效果的割裂感,十分影响体验。OPPO方面则创造性的采用了圆形的镜头区域设计,在像素点的衔接上会更为平滑。在镜头区域部分,OPPO并没有降低像素点的数量,保持了与主屏幕相同的超过400PPI的像素密度,显示细腻度没有降低;在此基础上,OPPO将像素点的体积略微缩小,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屏幕透光率,相比此前牺牲分辨率的透光方式,在显示一致性方面明显更优秀。从OPPO的展示视频来看,肉眼上根本无从分辨。另外,OPPO将传统的屏幕走线改为透明走线,令走线宽度减小50%。通过多种手段进行的提高透光率方式,为屏下摄像头方案的成像效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解决主屏幕与屏下区域的色彩一致性效果,OPPO定制了专用屏幕,它采用单个像素电路驱动单个像素(“1拖1”)的方式,精确控制全屏亮度差在2%以内,色度差不超过0.8JNCD。支持更小号字的精细显示,纹理细节和色彩信息得以较好地保留和展示。在硬件与系统中均对两个屏幕区域进行了针对性优化,至少可以保证大部分场景显示的一致效果,在用户眼中完全可以当作一块完整的屏幕来使用。
️多种AI算法加持 成像效果清晰
屏下摄像头方案面临的最大难题,还是在于成像效果不佳。早先OPPO就曾展示过屏下摄像头的拍照效果,照片是相当模糊的,基本没有使用价值。OPPO的新一代屏下摄像头技术,除了多种提升透光率的方式之外,还通过AI算法来提升拍照效果。

下一代屏下摄像头技术(左)和第一代屏下摄像头技术(右)相机取景对比
OPPO所采用的自研AI算法,能够在去衍射、白平衡校准、HDR等方面对画面进行调整,大幅度提升拍照效果。为此OPPO使用了数万张照片持续训练AI,从而得到了有效的去衍射模型,解决了屏下拍照的光线衍射问题,而后再对照片进行其它算法处理,最终得到的就是较为清晰的照片了。

从下一代屏下摄像头方案(图片左侧)与前代屏下摄像头方案的工程机实拍效果对比来看,下一代屏下摄像头方案的拍照效果更为清晰,画面的表现力更为精细,人物的表现非常清晰,场景的效果也更为真实。而这还是工程机中所实现的效果,相信在之后的量产版本中,拍照效果会更为细腻。
巧合的是,就在 OPPO 发布下一代屏下摄像头的同一天,小米 MIX 4 也官宣将于 8 月 11 日进行发布,据爆料小米 MIX 4 同样会搭载屏下摄像头技术 ,这也是小米首款屏下前摄的量产机型。
而根据爆料三星的新一代折叠屏手机——Galaxy Z Fold 3,将作为三星阵营首款搭载屏下摄像头机型登场,并且能在保持内屏无开孔的同时,还能实现自拍和视频通话的需求。折叠屏+屏下摄像头,打包了双份前沿技术。而三星作为面板产业链的顶端,发布量产屏下摄像头机器意味着技术层面上已经成熟了。
真·全面屏大战的枪声已经响起,我们也期待着更多的屏下摄像头的解决方案的出现,让这项技术能够以更加完美的形态出现在大众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