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电影导演、平遥国际电影展创始人贾樟柯在《人民日报》撰文,讲述了平遥国际电影展的故事。2017年,首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在拥有2800余年历史的山西晋中市平遥古城顺利举办,至今已步入第九个年头。

贾樟柯在《人民日报》撰文

在筹办初期,团队一直在思考如何让优质的文化资源向基层流动。尽管文化活动如电影首映式、画展和戏剧演出多集中在大城市,但中小城市同样有巨大的文化需求。于是,他们决定在连接城市与乡村的县城创办一个国际性的电影展。

贾樟柯在《人民日报》撰文 让电影文化“流动”与“汇合”

平遥古城不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还有许多居民在此生活。国际电影人带着作品来到这里,可以体验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受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建立真实的中国印象。中国的电影工作者则能在这里找到创作的灵感和根基。

几年来,平遥国际电影展吸引了众多中外电影人,参展影片保持了65%以上的亚洲首映率,中国首映率每年都是100%。中外电影人在平遥相遇、交流、碰撞、共创,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例如,意大利电影《还有明天》在平遥首映后在中国影院上映,中国成为该片在国际市场的票房冠军,展示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多样性与巨大潜力。

通过平遥国际电影展的多年培育,多位山西导演带着本土经验与扎实的生活感受进行创作,备受评论界重视。多部影片或剧本在平遥完成初次亮相后脱颖而出,获得行业内外的关注。

平遥国际电影展凭借优质的策展和浓郁的电影文化氛围,每年都吸引了数十万观众来到古城。这些观众一半来自山西,一半来自其他省份乃至世界各地。他们在平遥观看新鲜的电影,分享观点,尽情享受欢聚时刻。

如今,平遥已成为一个枢纽,一座“汇合之城”:传统与现代汇合,中国与世界握手,城市与乡村拥抱,创作与生活交织。2025年平遥国际电影展的主题是“汇合点”,期待呈现中国电影人和中国电影的文化态度:开放包容,相互理解,合作共赢。以电影为纽带,不同的故事在古城交汇,不同的人们在这里连接,展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