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款iPhone新机中,最有特点的毫无疑问就是iPhone 17 Pro系列后置横向大矩阵模块,不少即将发布的新机都将采用类似设计,以至于在网上已经形成了一种说法,那就是苹果为安卓厂商再次提供了灵感来源,但懂的人都知道,几年前小米老旧机型就已经类似设计风格,而设计iPhone 17 Pro的苹果工程师不可能不知道小米这款机型,所以接下来只要有厂商采用类似设计,其实都是在模仿小米,这点毋庸置疑。
此外,从网上爆出的最新消息来看,明年苹果折叠屏新机iPhone Fold,似乎也从小米这边找到了点灵感,屏幕比例非常接近,但这里说到的相似和大家理解中的又不太一样,苹果这边阔折叠比例和小米MIX Fold横过来差不多。
说实话,个人觉得在折叠屏机型领域,阔折叠才是更符合日常使用习惯的比例,各种操作在此基础上都会更方便一些,近期网上一些爆料也都印证了这个观点,但阔折叠也意味着要放弃现有模组后重新设计,部分厂商似乎又不愿在新屏幕比例机型前景不明情况下,付出过多设计成本,大概率还是想摸着苹果过河,让苹果先去探探路,而苹果在折叠屏机型领域探路历程已经进入到关键阶段。
网上已经有消息爆出,苹果已经为折叠屏iPhone开辟了试点生产线,意味相关机型设计工作基本结束,已经进入到初期验证阶段,三星是折叠屏iPhone最大受益方,独家供应所有屏幕,但三星为此付出的代价也不小,单独为苹果开辟了一条生产线,这条生产线的屏幕甚至连三星自家折叠屏机型都不能用。
但话又说回来,不管折叠屏机型怎么发展,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在整个手机阵营中,按所占比例来算,都属于小众产品,即便苹果登场也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主要原因还是售价,且在多数普通用户日常使用场景中,都不如传统直板机方便,比如无法单手掌控就是最大不便。
当然折叠屏手机也有传统直板机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进行技术验证和展示,以此来体现研发能力,苹果在生态方面也有更大优势,只要苹果有发展折叠屏机型的坚定意愿,封闭的生态和足够强的执行力,将能够让APP开发者足够自觉的来为折叠屏iPhone进行专属优化。
至于起售价,个人认为肯定不会低于1.5万元,不知道在座各位有多少人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