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作为量子通信的基础概念之一,量子在近年来的各种科幻作品中出镜率很高,但想要精确地定义它并不容易。
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廖胜凯介绍,量子是现代物理的重要概念,即一个物理量如果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则这个物理量是量子化的,最小单位被称为量子。
“量子的概念由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最早被用于解释黑体辐射这种能量现象。”廖胜凯表示,“后续的实验表明,诸如角动量、电荷、能量等其他的物理量也具有不连续变化的量子化现象,超出牛顿经典力学理论框架的量子力学也就随之产生。”
廖胜凯介绍,相比于牛顿经典力学,量子力学具有如下特征:不确定性、测量坍缩性和不可克隆性。这三大特征也成了量子通信能够实现的理论基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无线电通信等传统通信方式要求基站等有关设备的支持。量子通信作为一种先进的通信手段,自然也离不开诸多先进的设备。既然量子通信通常采用单光子作为信息传递的物理载体,人们不禁想到,直接连接一条光纤是否足以满足远距离量子通信的需要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损耗问题成了光纤法不可行的症结所在。“量子具有不可克隆原理,因此单光子量子信息不能像经典通信那样被放大。一旦传输距离较远,损耗问题就会变得极其严重。”廖胜凯指出,“根据数据测算,通过1200公里的光纤,即使有每秒百亿发射率的单光子源和完美的探测器,也需要数百万年才能传输一个比特的密钥,这显然是完全不现实的。”
1200公里的光纤或许尚可制造,但每秒百亿发射率的单光子源以及完美的探测器都不是目前技术等现实条件所能企及的,更何况人们也不可能等待数百万年来传输信息。科学家们被迫寻找其他解决问题的方向。
既然地面走不通,上天就成了一个可能的选择。“利用外太空几乎真空、光信号损耗非常小的特点,通过卫星的辅助可以大大扩展量子通信的距离。”廖胜凯表示,“此外,由于卫星具有方便覆盖整个地球的独特优势,使用卫星进行量子通信是全球尺度上实现超远距离实用化量子通信最有希望的途径之一。”
尽管量子卫星功能十分强大,但要想真正起到对广域量子通信的支撑性作用,仅仅依靠一颗量子卫星显然是不够的。需要更多的量子卫星团结协作,形成卫星组网。
廖胜凯介绍,通常来说,实现卫星组网有两类解决方案。一类是依靠大量的低轨卫星构成实时覆盖的网络。铱星计划、星链计划等均属于此类。“低轨卫星经过地面站的通信时间往往仅有数分钟,因此需要数百乃至数万颗卫星。”廖胜凯说。
另一类则主要靠中高轨卫星,如相对地面静止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地球同步轨道大约为36000千米高,也就是目前广播电视卫星、常规通信卫星所处的轨道。”廖胜凯表示,“一般来说,三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即可完成全球范围覆盖。”
廖胜凯介绍,通常来说,低轨卫星轨道低、信号强、传输速率高,但是过境时间短,传输的信息量少;高轨卫星轨道高、信号弱、传输速率低,但是传输时间长,几乎可以全天时工作,传输的信息量大;中轨道卫星则处在高轨卫星和低轨卫星之间,兼有两者的特点。
“具体采用哪种形式的卫星,应根据需要选择。在一个采用卫星建立的量子网络中,往往需要综合利用三种类型的卫星。”廖胜凯表示。在量子卫星的加持下,量子通信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但在廖胜凯看来,想要真正实现大规模的应用,需要在政策与技术两方面继续努力。
从技术上看,量子通信还应该朝着提高码率、提升距离、降低成本等方面发展。“目前量子通信的成熟产品成码率还较低,通常仅能达到数千:比特每秒(kbps)的水平,需要和对称密码算法结合使用,实现大数据率加密保护;另一方面,成熟产品的成本较高,不利于大规模推广应用。”廖胜凯介绍。
从政策上看,作为密码技术中密钥分发或者密钥协商的一种方式,量子通信需要满足密码应用的合规性,形成行业标准,之后才能广泛应用推广。“虽然通过近十年的努力,国内外初步形成和发布了一些标准,但还需加大支持力度,形成完备的体系并完善测评认证能力,才能支持规模化应用。”廖胜凯说。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量子通信所能带来的未来无疑是极其令人向往的。“设想一下,在未来每个人的隐私都能得到有效保护,千万里无损传信也会易如反掌。”廖胜凯表示,“我始终相信,量子通信将带领人类走向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摘编自《发展量子通信为何要上天?》,《科技日报》2023年6月27日)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量子常出现在科幻作品中,而量子通信能够实现的理论基础是量子力学具有不确定性、测量坍缩性和不可克隆性。
B.尽管量子卫星功能十分强大,但需要更多的量子卫星团结协作,形成卫星组网,才能真正起到对广域量子通信的支撑性作用。
C.一般而言,实现卫星组网有两类解决方案,一是依靠数百乃至数万颗低轨卫星构成实时覆盖的网络,二是主要靠中高轨卫星。
D.量子通信将带领人类走向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以后每个人的隐私必定都能得到有效保护,千万里无损传信也易如反掌。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量子是现代物理的重要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的,后来产生了超出牛顿经典力学理论框架的量子力学。
B.直接连接一条光纤无法满足远距离量子通信的需要,使用卫星进行量子通信成为全球尺度上实现超远距离实用化量子通信的最好选择。
C.量子通信不可使用光纤法,因为一旦传输距离较远,光纤损耗问题就会极其严重,而且在目前技术层面和时间方面也不现实。
D.低轨卫星、中轨道卫星和高轨卫星各有特点,它们传输的时间长短和信息量并不相同,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形式的卫星。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可使用卫星进行量子通信”观点的一项是(3分)
A.量子通信指利用量子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新型的通讯方式,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型交叉学科,是量子论和信息论相结合的新的研究领域。
B.量子通信绝不会“泄密”,其一体现在量子加密的密钥是随机的,即使被窃取者截获,窃取者也无法得到正确的密钥,因此无法破解信息。
C.一支意大利和奥地利科学家小组首次识别出从地球上空1500公里处的人造卫星上反弹回地球的单批光子,实现了太空绝密传输量子信息的重大突破。
D.量子信息学,是量子力学与信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以量子力学的态叠加原理为基础,研究信息处理的一门新兴前沿科学。
4.作者在文中大量引用了廖胜凯的话语,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4分)
5.如何才能实现量子通信的规模化应用? 请根据原文简要概括。(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北京断章
徐虹
①早上,树叶泛着青绿,落满灰尘,天空洁净。胡同口有一家早点铺,一般油条七分钱,甜豆浆五分钱。如果不加糖,是两分钱。我每天攥着一毛二分钱,到那里买早点。屋里开一方窗口,桌上的碗还没收。碗边豁口甚多,正是一颗颗牙齿的形状。大批的油条放在一个竹筐里,上面盖了一层油脂麻花的白布。服务员虎着脸,神龛一样站在柜台里。人往前拥,以胳膊肘互相制约。但他们对孩子很好。
②小孩前边来,别挤了。一个很胖的大爷或者大妈说。以至于多年以后,我仍觉着肥胖就是善良的代名词,胖子多半是好人。
③最高兴的是星期日跟我妈妈去逛瑞福祥布店。那时候还要布票。柜台上方有一根电动传送带。如果买了布,售货员开一张票,连同布票、钱,一同夹在夹子上,投枪一样“嗖”地一投,夹子慢悠悠循着轨迹传到会计头顶,她只需轻巧地伸手一摘——这可真是一个省心省力的肥差!我总是仰着头随着这个夹子走,一不小心就撞到别人身上。 有时候,好几个夹子同时在上面走,万一会计弄混了怎么办呢?我二年级以前一直为这件事百思不解。
④现在的王府井步行街,那时候也不过是一条朴素的街道。 它像一条鱼的脊骨。替雨胡同、大元府胡同、大甜水井胡同,东单三条,都是些长长短短的鱼刺,旁逸斜出,曲里拐弯地向四处延伸。胡同的深处,串联了各种不规则形状的院子。胡同口停满自行车,戴红箍的老头儿清清嗓子嚷,走哇您,两分钱——得嘞。然后咳嗽一声……我并不喜欢他那种泛滥的、亲热的、自来熟的口气。但是我又喜欢享受他的特惠,比如偶尔给我买一支五分钱的果丹皮,或者沾满白糖的柿饼,也可能是一小包江米条。
⑤王府井小学的操场很大。它原是一所破败的教堂,暗灰、尖顶,高大而结实,表层装饰不多,只在局部十分细腻地浮雕着一些花。院墙上有“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万岁”的宋体字。暗红颜色并不新鲜,惊叹号却震撼有力。 这所小学想是教堂在“文革”时候闲置了改建的。
⑥学校的院子里果然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几个大字。院子中间有一个篮球场,对称矗立着两座很高的篮板,像是两个无聊的高个子,相对无言。后院还有一个防空洞,有一排秋千架。秋千架下是一簇紫色的花,也许是淡粉色的花吧。我和凤子课间就坐在台阶上,看它们随风摇曳。
⑦下课的时候,孩子们尖叫着疯跑。从教室到操场,从院子到厕所,气急败坏的。“一年级的小豆包,一打一蹦高。”高年级的男孩子扯着嗓子喊。
⑧高个子、长睫毛的凤子过于美丽,遭到男生们的围攻。他们是以正义战士的形象出现的,而她永远是花枝招展的“女特务”。肩上披一片带穗的蓝围巾,上面起了些毛毛小球。她呵呵笑着晃过两个男生,躲躲闪闪地往女厕所跑。几个男生直冲到女厕所门口,戛然止步。不知谁在门口拿着一个灌了水的橡皮管子,一边滋水一边换了“国军”的口气,给我出来,弟兄们冲啊!
⑨女生干部一干人多半是烧饼脸,头发如枯草,说话刻薄,平常不大有人理,只能自己宠着自己,靠墙根儿扎堆嗑瓜子。她们远远地看着凤子,冷冷道,凤子可真够疯的!男生们处于战斗状态,执着地在女厕所门口专等凤子出来。几个男孩扯着衣服捉住她,拖回教室里去。其实拖回去也必然没有下文。然而还是要跑出来,捉回去,情节反反复复,每次都从头再来。
⑩我在台阶上看凤子和他们热闹好玩,心里快乐得简直想在地上左右打滚。
(有删改)
文本二:
女作家徐虹的散文《北京断章》,曾获老舍散文奖、冰心散文奖,在这篇文章中,她深情回忆了20世纪70年代的北京城,也抒发了自己对时光和生命的感慨。她也写“青春是树上的苹果,时间是风,老去是飘向地心的重力,不可扼制”。创作是徐虹生活里重要的事。徐虹的作品善于发掘普通人平静生活中暗藏的玄机和隐藏于皮肉下的内心。
徐虹出版过小说集《青春晚期》、散文集《好像高雅》《有内容的眼神》等。她视角犀利,结构严谨,语言充满诗歌的韵律。更重要的是,她时刻保持着对社会的关怀和对文字的虔诚。在她看来,但凡社会转型阶段,必然经历一段精神的兵荒马乱、信仰的分崩离析、道德的无所适从,而身处其间的我们的心灵,则正在成为失魂落魄的逃亡者和流浪者。她希望用自己的一支笔,写出时代的变化,也写出灵魂深处那幽微隐秘的部分。
徐虹一生虽短暂,虽未有机缘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师,可她真挚的、坦荡的文学追求已经装点了她曾经的精神世界。正如她自己在《废墟之欢:我的读书笔记》这本书里说的那样:“落在纸上的字本是人生的残骸,荒芜一片,然而它们却带着生命的温度和曾经的欢颜。”如今她已结束人世的飘荡,她留下的那些文字也终将更好地解释她的一生。
(摘编自《徐虹:写作是生命的证同》)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写北京的早晨的环境,带有一种温馨,但是“我”却从服务员脸上读出了一种严肃感,从其他人的言行中体会到了人情的温暖。
B.文本一中,“我”到布店去买布,十分不理解传送带的工作原理,因而仰首跟踪,碰撞别人。这是年幼的“我”好奇的心理写照。
C.文本一结尾写同学们一直玩批斗之类的游戏,“我”很想参加,却没有参与,这表明“我”比他们成熟得多,知道这是无聊的游戏。
D.徐虹的《北京断章》写20世纪 70年代的北京城生活,这篇文章体现了其“保持着对社会的关怀和对文字的虔诚”的创作思想。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写小学校园后院,“有一排秋千架。秋千架下是一簇紫色的花,也许是淡粉色的花吧”,表明在当时紧张气氛中还有生活的温情。
B.文本一主要运用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现“我”的形象,通过几个场景展现“我”的形象,“我”是一个心细、充满反叛精神的学生。
C.材料二画横线的句子运用比喻手法,把青春比作树上的苹果,把时间比作风,把青春的消逝比作苹果落地,不可阻挡,生动形象。
D.材料二最后一段,引用徐虹的文章里面的话,说明徐虹对写作的重视,赞扬徐虹用心写作的态度,肯定她短暂的一生留下的精神遗产。
8.文本一第⑤段描写王府井小学的环境,包括了景象描绘和当时标语介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9.文本一第⑩段有什么含意?结合材料二,谈谈文本一第⑩段,体现了作者什么创作倾向。(6分)
️(三)阅读Ⅲ(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且夫尧、舜、桀、纣千世而一出,今废势①背法而待尧、舜,尧、舜至乃治,是千世乱而一治也,抱法处势而待桀、纣,桀、纣至乃乱,是千世治而一乱也。治千而乱一,与治一而乱千也,是犹乘骥、駬而分驰也,相去亦远矣。无庆赏之劝,刑罚之威,释势委法,尧、舜户说而人辩之,不能治三家。
夫曰:“良马固车,臧获②御之则为人笑,王良③御之则日取乎千里。”吾不以为然。夫良马固车,五十里而一置,使中手御之,追速致远,可以及也,而千里可日致也,何必待古之王良乎?且御,非使王良也,则必使臧获败之;治,非使尧、舜也,则必使桀、纣乱之。此味非饴蜜,必苦菜也。此则积辩累辞离理失术两末之议也奚可以难夫道理之言乎哉?
(节选自《韩非子·难势》)
材料二:
听政之大分④:以善至者待之以礼,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两者分别,则贤不肖不杂,是非不乱。贤不肖不杂,则英杰至,是非不乱,则国家治。若是,名声日闻,天下愿,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
凡听:威严猛厉,而不好假之于人,则下畏恐而不亲,周闭而不竭。若是,则大事殆乎弛,小事殆乎坠。和解调通,好假之于人,而无所凝止之,则奸言并至,尝试之说锋起。若是,则听大事烦,是又伤之也。故法而不议,则法之所不至者必废。职而不通,则职之所不及者必坠。故法而议,职而通,无隐谋,无遗善,百事殆无过,非君子莫能。故公平者,听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其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听之尽也。偏党而不经,听之辟⑤也。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传曰:“治生乎君子,乱生乎小人。”此之谓也。
(节选自《荀子·王制》)
【注】①势:势位,地位、权威。②臧获:奴婢,奴仆。③王良:人名,以善于驾驭车马而闻名。④大分:纲要。⑤辟:同“僻”,邪僻。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此则积辩A累辞B离理C失术D两末E之议也F奚可以难G夫道理H之言乎哉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骥,指千里马,与《劝学》“骐骥一跃”中的“骥”意思相同。
B.衡,指处理政事的准则,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于虑”中的“衡”词义不同。
C.中和,指处理政事宽严适中,是对“威严猛厉”与“和解调通”两种为政方式的调和。
D.不经,指不正常、不符合常规的,与成语“不经之谈”中的“不经”并不一样。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非子认为有好的马和坚固的车,并设置好驿站,让一个中等水平的人来驾驶,也可以到达,不一定要等待像王良那样的优秀御者。
B.荀子认为在朝堂之上听政,对带来好的建议的人,就以礼相待;对怀有恶意的人,就施以刑罚,区分开这两种情况,是非就不会混乱。
C.荀子认为为政威严猛厉,臣下就会隐瞒真情,不把心里话全部说出;一味随和,宽容顺从别人而没有限度,奸诈邪恶的言论就出现。
D.荀子认为处理政事规定各级官吏的职权范围,彼此做好沟通,这样就不会有隐藏的图谋,不会没有发现的善行,各种工作就不会失误。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释势委法,尧、舜户说而人辩之,不能治三家。
(2)传曰:“治生乎君子,乱生乎小人。”此之谓也。
14.两则材料都论及法与人对治理社会的作用,观点有何不同?(5分)
️(四)阅读Ⅳ(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5~16题。
念奴娇·登多景楼①
陈亮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②!
【注】①多景楼:在江苏镇江市北固山上,北面长江,为登临圣地。②强对:强敌。
15.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两句,打破俗套,不写登临感怀之作常写的望中景物,而是直抒胸臆;而心中所感又不止一端,故先将“此意”虚提,总摄下文。
B.“一水横陈”三句写镇江的山川形势足以北向争雄;“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转而批判统治者的苟安政策,词锋犀利,入木三分。
C.“因笑”三句,既承上片对六朝统治者的批判,使上下片浑然一体;又引出下文要“学英雄”祖逖中流击水、谢玄“破贼”,收复中原。
D.本词笔力纵横驰骋,时而激愤沉郁、怒陈笔端,时而慷慨激昂、抱负满怀,亦讽亦慨之中,显示出词人非凡的才气和胸襟气度。
16.刘熙载曾在《艺概》中评价陈亮“与稼轩为友,其人才相若,词亦相似”,请结合本词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具体分析二人的词作有哪些相似之处。(6分)
️(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诗人因与人聊天心生向往,渐入梦境的句子是“ , ”。
(2)《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壮丽画面的句子“ , ”。
(3)高适《燕歌行》中“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两句描写了边塞黄昏时衰草连天、孤城落日的景象,令人不禁想起古人描写边塞苍凉壮阔的景象的诗句“ , ”。
二、语言文字运用(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①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嘴巴真甜”或者“小嘴真甜”这种表达,意思是对方说话让听者心里愉悦、舒服。
②“嘴巴真甜”何以能表达这种意思?
③语言里有一种现象叫“转喻”,指的是用相关概念A指代概念B的语言现象(修辞学中称借代)。其认知基础是A与B处于固定关联模式,这个关联模式 甲 ,如“新面孔”代新人,面孔和人的相关性就是“部分——整体”框架的产物;又如“他喝了三瓶”中“三瓶”能转喻(借代)三瓶酒,是由于两者同处于“容器一内容”这个认知框架。“嘴巴真甜”的“嘴巴”,说的可不是嘴巴这个身体部位,而是转喻嘴巴里说出来的话,或是说话这个行为。不管是说的话,还是说话行为,它们都依赖“嘴巴”这个“容器”才得以产出,两种概念同处“容器一内容”这个认知框架。
④ ?
⑤这和“隐喻”有关,在隐喻表达里,人们会用理解概念C的方式来理解概念D,C往往基于人身体、生活的经验,而且相较于D,它更为具体可感,更便于从人的记忆中提取,正好可以隐喻更为抽象或无法直接通过身体感知的D(如汉语用味觉词表示心理感受)。心理感受相对于感官感觉是抽象的,而人们往往会用外在的身体经验来认识内在的心理经验,这种认知规律叫作“以身喻心”(参看斯威彻尔《从语源学到语用学:语义结构的隐喻和文化内涵》)。从这个规律来看,人们在体会内心的舒适时,就会把这种过程理解为在感受甜味,因此就会用“甜”来隐喻心里愉悦舒服的感受。与此类似的用例还有“生活好苦”“他心里酸溜溜的”。
⑥一个普通的日常用语“嘴巴真甜”竟包含了“转喻”和“隐喻”,真可谓“语言之妙,妙不可言”(吕叔湘语)。人们常常运用隐喻和转喻来进行思考。像人们常说的“针眼、电脑病毒、老黄牛”,这些是隐喻;“笔杆子、导演、指挥”,这些是转喻。老百姓说得自然,说得习惯,一般不会认为这些是刻意的修辞。可见,转喻和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 乙 。
18.根据文本对“转喻”的阐释,下列成语中不包含转喻现象的一项是(3分)
A.低眉顺眼 B.化干戈为玉帛 C.情比金坚 D.两袖清风
19.下列选项中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括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语言里有一种现象叫“转喻”,指的是用相关概念A指代概念B的语言现象(修辞学中称借代)。
B.又如“他喝了三瓶”中“三瓶”能转喻(借代)三瓶酒,是由于两者同处于“容器一内容”这个认知框架。
C.这和“隐喻”有关,在隐喻表达里,人们会用理解概念 C的方式来理解概念D (如汉语用味觉词表示心理感受)。
D.这种认知规律叫作“以身喻心”(参看斯威彻尔《从语源学到语用学:语义结构的隐喻和文化内涵》),是一种隐喻。
20.请在文中画横线的甲、乙两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21.根据上下文,第④段提出的问题可能是什么?请写出一个并阐述理由。(4分)
22.转喻和隐喻是常见的语言现象,请从文中另选一例,参考文中的观点,阐述其中的隐喻或转喻现象。(4分)
三、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不走出去,家就是你的世界;走出去了,世界就是你的家。
②向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是清醒的。
阅读以上两个出自《》的语句,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D(3分) 【解析】“以后每个人的隐私必定都能得到有效保护,千万里无损传信也易如反掌”错误,表述过于绝对,根据原文最后一段“设想一下,在未来每个人的隐私都能得到有效保护,千万里无损传信也会易如反掌”可知,这只是一种设想。故选D。
2.B(3分) 【解析】“最好选择”错误,根据原文“由于卫星具有方便覆盖整个地球的独特优势,使用卫星进行量子通信是全球尺度上实现超远距离实用化量子通信最有希望的途径之一”可知,只是“最有希望的途径之一”。故选B。
3.C(3分) 【解析】A选项是给量子通信下定义。B选项说的是量子通信具有保密性。D选项解释了量子信息学的概念。
4.①文章大量引用了廖胜凯的话语,介绍了关于量子通信的专业知识,极大地丰富了文章内容;②直接引用专家的话语,增强了文章的科学性、权威性。(每点2分,共4分)
5.①技术上,量子通信还应该朝着提高码率、提升距离、降低成本等方面发展。②政策上,还需加大支持力度,完善量子通信行业标准,形成完备的体系并完善测评认证能力。(每点3分,共6分)
6.C(3分) 【解析】“比他们成熟得多”“无聊的游戏”错误。文中有“我在台阶上看凤子和他们热闹好玩,心里快乐得简直想在地上左右打滚”,可知“我”看到他们玩儿得快乐,也是想参加的,但可能因多思善虑或者性格内向而没有行动。故选C。
7.B(3分) 【解析】“充满反叛精神”错误。材料一主要通过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展现“我”的形象,但“我”并非“充满反叛精神的学生”。文中更多表现的是“我”的好奇、天真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而非反叛。故选B。
8.文本一第⑤段描写了小学破败、陈旧的环境,若重突出当时社会环境对校园的巨大影响,(1分)以及造成了没有学习气氛的原因,(1分)为后文描写同学们的逗闹埋下伏笔。(2分)
9.①学生们在这种枯燥的学习生活中,以反复抓放凤子这种办法来取乐,实属无奈之举。(2分)而“我”坐在一边默默地羡慕,内心获得无限快乐。(2分)②作者善于发掘普通人平静生活中的内心世界,写出了生命的温度,记录了曾经的欢颜。(2分)
10.BDF(3分) 【解析】句意:这都是在制造说辞,背离常理,趋于极端的议论,怎么可以用来责难那些有道理的言论呢?“积辩累辞”“离理失术”都是四字短语,结构一致,属于并列结构做宾语前面的定语,各自断开,BD处断开;“此则……也”是判断句,“也”表判断,其后F处断开。故选BDF。
11.D(3分) 【解析】A.正确。句意:就好比骑着好马分道而驰。/干里马跳跃一次。B.正确。指处理政事的准则/同“横”,梗塞,不顺。句意:公正,是处理政事的准则。/思虑阻塞。C.正确。句意:宽严适中,是处理政事的准绳。D.错误。含义相同,指不正常、不符合常规的。句意:偏袒而没有常规,是处理政事的歪道。/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故选D。
12.D(3分) 【解析】“不会失误”分析错误,原文“殆无过”是几乎没有过错,且缺少“法而议”的条件。故选D。
13.(1)放弃势位和法度,即使尧、舜挨家挨户劝说,逢人就宣传辩析,连三家也治理不好。(4分)(“释”“委”,放弃;“户”,名词作状语,挨户;“辩”,分辩。)
(2)古书上说:“国家的安定从君子那里产生,国家的动乱来源于小人,“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啊。(4分)(“治”,安定;“乱”,动乱;“此之谓也”,宾语前置,“谓此也”。)
14.(5分)材料一指出不能只是等待贤人来治理社会,强调法律和势在治理中的重要性;材料二指出治理社会,既要有公正适度的法律,又要有德才兼备的君子加以落实。
15.C(3分) 【解析】“又引出下文”错误,“因笑”三句没有引出下文的作用,“学英雄涕”是用新亭对泣的故事,讽刺南宋统治者中有些人空有慷慨激昂的言辞,而无北伐的行动。故选C。
16.①手法相似,均是善用典故。本词用了六朝、祖逖、谢玄等典故,《永遇乐》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等典故,将历史与现实结合,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②主题相似,均含爱国愤世之情。两首词情感真挚,既有对北向伐金、收复中原的迫切期望,又有对统治者苟安一隅、不思进取的愤慨。③风格相似,均呈豪迈之势。本词和《永遇乐》都是视野广阔,气魄宏大,纵论时弊,慷慨激昂,充满豪情壮志,显示出雄视一世的英雄气概和超拔气度。(每点2分,共6分)
17.(每空1分,共6分)
(1)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
(2)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3)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8.C(3分) 【解析】根据原文可知,“转喻”的核心是“用相关概念A指代概念B”,认知基础是A与B处于固定关联模式。A.包含。低眉顺眼:形容一个人态度恭顺、谦卑,不敢违抗他人。用“眉”“眼”的动作代指人的态度,属于“部分(身体部位)——整体”的转喻。
B.包含。化干戈为玉帛:指将战争或冲突转变为和平友好的关系,比喻化解矛盾、停止争斗,实现和解。“干戈”,古代兵器,指代“战争”;“玉帛”,玉器、丝织品,古代用于礼仪,指代“和平友好”,属于“具体工具——抽象状态”的转喻。C.不包含。情比金坚:形容感情像黄金一样坚固持久,比喻人与人之间的情谊非常深厚,经得起考验。用“金的坚硬”比喻“感情的牢固”,符合文中“隐喻”“以身喻心”的定义,不包含转喻。D.包含。两袖清风:形容为官清廉,也比喻人清贫但品格高洁。“两袖”,衣袖,身体服饰的部分,指代官员的品行,属于“部分—整体”的转喻。故选C。
19.D(3分) 【解析】原文括号的用法是标注引语出处。A.括号内是定义解释。B.补充说明术语的别称。C.括号内是举例说明。D.补充说明理论出处、来源。故选D。
20.甲:可归纳为特定认知框架(2分)
乙:更是人们的思维方式(2分)
21.问题:“嘴巴”转喻为话语或说话行为后,为何用“甜”来形容呢?(2分)
理由:前文已解释“嘴巴真甜”中“嘴巴”的转喻现象,第⑤段转而论述“甜”与心理感受的隐喻关系,该问题能承接前文转喻的内容,引出后文对隐喻的分析,使上下文逻辑连贯。(2分)
22.示例:“生活好苦”中的“苦”体现隐喻现象。根据“以身喻心”的认知规律,“苦”本是人的味觉经验(具体可感),生活的艰辛与不如意是抽象的心理感受,人们用外在的味觉“苦”来隐喻内在抽象的生活困境与心理苦楚,符合用具体感官经验理解抽象心理经验的隐喻逻辑。(4分)
23.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60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况且像尧、舜、桀、纣这样的人一千年出现一个,现在废弃势位、背离法度而等待尧、舜,尧、舜来了国家才能治理,这是韆世乱而一时治。如果守住法度、握有势位而等待桀、纣,桀、纣来了国家才出现混乱,这是千世治而一时乱。治千世而乱一时,与治一时而乱千世,就好比骑若好马分道而驰,二者相距会越来越远。没有庆功赏赐的鼓励,没有刑罚的威严,放弃势位和法度,即使尧、舜挨家挨户劝说,逢人就宣传辩析,连三家也治理不好。
人说:“好的马匹和坚固的车,奴仆驾驶就会被人笑话,王良驾驶就可以日行韆里。“我认为不是这样。好的马和坚固的车,五十里有一个驿站,让一个中等水平的人来驾驶,用较快的速度驰向远方,是可以达到的,就是一千里也能在一定时间到达,何必要等待古代的王良呢?况且驾车,不是让王良来驾,就一定让奴仆来败坏它;治国,不是让尧、舜来治,就一定让桀、纣来扰乱它。这种味道不是糖蜜一样甘甜,就一定是苦莱一样苦涩。这都是在制造说辞,背离常理,趋于极端的议论,怎么可以用来责难那些有道理的言论呢?
材料二:
在朝廷上听取意见处理政事的要领:对那些带着好的建议而来的人,就用礼节对待他;对那些怀着恶意而来的人,就用刑罚对待他。这两种情况能区别开来,那么有德纔的人和没有德扌的人就不会混杂在一起,是非也就不会混淆不清。有德扌的人和没有德扌的人不混杂,那么英雄豪杰就会到来;是非不混淆,那么国家就能得到安定。像这样,名声就会一天天传扬出去,天下的人就会仰慕向往,就能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这样,圣王的事业也就完成了。
大凡在朝廷上听取意见处理政事的时候,如果威武严肃凶猛刚烈而不喜欢宽容地顺从别人,那么臣下就会害怕恐惧而不亲近,就会隐瞒真情而不把心里话全部说出来。像这样,那么大事恐怕会废弛,小事恐怕会落空。如果一味随和,喜欢宽容地顺从别人而漫无限度,那么奸诈邪恶的言论就会纷至沓来,试探性的谈说就会蜂拥而起。像这样,那么听到的事情就会面广量大而政事也就繁多琐碎了,这就又对处理政事有害了。制定了法律而不再依靠臣下讨论研究,那么法律没有涉及到的事情就一定会被废弃不管。规定了各级官吏的职权范围而不彼此沟通,那么职权范围涉及不到的地方就必然会落空。所以制定了法律而又依靠臣下的讨论研究,规定了各级官吏的职权范围而又彼此沟通,那就不会有隐藏的图谋,不会有没发现的善行,而各种工作也就不会有失误了,不是君子是不能做到这样的。公正,是处理政事的准则;宽严适中,是处理政事的准绳。那些有法律依据的就按照法律来办理,没有法律条文可遵循的就按照类推的办法来办理,这是处理政事的彻底措施。偏袒而没有常规,是处理政事的歪道。所以,有了良好的法制而产生动乱是有过这种情况的;有了德纔兼备的君子而国家动乱的,从古到今,还不台听说过。古书上说:“国家的安定从君子那里产生,国家的动乱来源于小人。”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