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说,人死如灯灭,但有些感情却能像灶膛里的火种,虽然人已不在,但依然能在心中燻燃很久,哪怕只是一丝微风,也能重新点燃它。朱媛媛离开已经两个多月,外面的世界依然照常运转:人们依旧上班、买菜,日常的节奏似乎没有受到太多影响。但是对于辛柏青和两边的父母来说,这一切依然仿佛天塌下来的重击,他们的生活从未真正恢复过来。
不久前,蒋勤勤在节目中提到与朱媛媛最后的通话,那时她只是因为儿子的作业问题打电话给朱媛媛,然而没想到,那通电话成了永远无法兑现的约定。朱媛媛咳嗽得厉害,但仍然坚持说,等病好了,我们去吃火锅,特辣的那种。她语气中的笑意,仿佛带着轻松的打趣,谁能料到,这竟是她最后的声音。
那时蒋勤勤并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她甚至准备了些小礼物去看望辛柏青一家。但家人并没有开门,那时她才明白,这不是不领情,而是大家都难以控制自己内心的情感,太多的回忆与痛苦,已经让人无法再面对面地相见。
辛柏青自朱媛媛离世以来,社交平台上再也没有更新过动态。他的头像仍是一根孤单的蜡烛,光线昏黄,令人心生寒意。有人评论他过于沉默,但真正的痛苦往往是无法言说的,就像被困在冰窟窿里,寒冷刺骨,叫不出声来。外界看不见他内心的深处,他的孤独与痛楚,也许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直到后来,人们才知道朱媛媛患病已经近五年,辛柏青一直没有告诉外界,甚至连家里的长辈们也被隐瞒了这个事实。两人始终没有放弃,朱媛媛的乐观常常鼓励着辛柏青,她甚至开玩笑说,自己这个“光头”可能比他谢顶好看。可是,现实终究没有如他们所愿。朱媛媛的去世给辛柏青带来的打击,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家里的一切依然像往常一样,杯子成双,衣柜里的衣服依旧悬挂,仿佛她从未离开。夜深人静时,辛柏青时常会因为一点轻微的动静惊醒,意识到那个人已经不在了。
他们的爱情,始于校园,深植心底。辛柏青曾戏称朱媛媛为“土姑娘”,那时他还不以为意,直到日子一天天过去,才发现她已经扎根于自己的心中,深深无法拔除。两人经历了多年没有名分的恋爱,他们从未因为外界的流言蜚语而动摇过。朱媛媛直率而果敢,曾在采访中毫不犹豫地表示,如果有第三者出现,她毫不犹豫放手。辛柏青也从未有过半点心思偏移,他总是急切地想回家,带着一颗心和一袋糖葫芦。
朱媛媛去世后,辛柏青依旧在以她的方式生活,尽管他努力向前看,但日子仍然难以摆脱阴霾。他去超市时,曾久久站在酸奶柜前,最终空手而归。大家都知道,他拿不起那盒黄桃味酸奶,是因为那是朱媛媛最爱的味道。每当他独自去钓鱼时,他也常常想着他们曾一起计划的未来——老了以后去乡下安享晚年,挖个鱼塘,每天过着宁静的日子。
尽管朱媛媛已不在,但她所播下的种子依然在生长。她的绿萝在辛柏青手中茁壮成长,邻居们也依旧传承着她的食谱,甚至她捐建的希望小学依然有人在用她教过的歌声唤起回忆。这一切,仿佛朱媛媛的灵魂依旧在生活中,未曾远离。
正如东北老话所说,生活就像是一条大河,遭遇了礁石就绕过,但永远不能停下来。辛柏青如今站在这道艰难的礁石前,内心的痛苦几乎让他喘不过气来,但他明白,未来他还得继续前行,带着朱媛媛未完成的梦想,勇敢地走下去。
也许在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他会发一条动态,配上玉龙雪山的照片,或是一盒黄桃酸奶,又或者是那盆生机勃勃的绿萝。而他最终会写下两个字:挺好。到那时,朱媛媛会在天上微笑,和当年在校园里一样,灿烂耀眼,照亮他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