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吴蕾
把车停在场馆外,看完比赛,就能“满电出发”。记者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深圳赛区执委会获悉,深圳赛区八大场馆已全面覆盖“光储超充+车网互动”设施。这些“光储充超级补给站”可实现白天光伏发电、晚上储能补能,即便在用电高峰,也能持续稳定供电,让绿色能源“不断线”。
以位于宝安游泳馆的光储超充示范站为例,该项目由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依托自主研发光储直柔一体机和综合能源管控技术,联合昆仑网电科技(广东)有限公司、中石油广东销售深圳分公司共同打造。依托自主研发的“光储直柔”一体机与综合能源管控技术,构建起一套高效可靠的绿色供能系统。
“光储充放”四位一体,正是这座示范站的“绿色密码”。站内光伏车棚总装机容量达243kWp,采用单片功率达715Wp的高效组件,年均发电量预计可达21.9万度,相当于每年植树超8000棵(按每棵树年固碳18kg计算)。配合430kWh的储能系统与光储直柔技术,源源不断的绿电供给,为城市悄然种下一片“隐形森林”。
在补能效率方面,该站同样表现亮眼:单枪600kW液冷超充输出,适配各类新能源车型。其采用的“光储直流耦合技术”,减少了能量转换环节,转换效率较传统交流储能高出5%以上,让每一度绿电都“物尽其用”。
赛事期间,光储超充示范站将全力保障全运会新能源接驳车的超充需求;日常运营中,则通过V2G双向充电桩,开启新能源汽车与电网的互动新模式,并依托V2G峰谷差价交易、光伏余电上网等增值服务,打造高密度场景下的标准化运营样本。
事实上,“光储充超级补给站”只是深圳赛区绿色能源体系中的一环。清洁能源已深入赛事运行的每一个细节:深圳市体育中心体育馆、体育场全面采用空气源热泵,实现100%“绿热”供应,年减碳量约120吨;深圳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光明国际马术中心则采用“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双系统,绿色热水供应比例分别达90%和85%;龙华文体中心(游泳馆、综合馆)也实现50%热水由可再生能源供应,节能效果显著。
此外,深圳赛区还通过“绿电交易+绿证认证”双重保障,实现22个比赛场馆全程“绿电自由”。从赛场灯光到计时系统,从媒体中心到闭幕场馆,每一度电都拥有“绿色身份证”。低碳办赛,在这里不仅是承诺,更是贯穿始终的行动。(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