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是一种通过身体展现优美或高难度动作的艺术形式。现代舞的开创者是伊莎多拉·邓肯,她是世界上第一位披散头发、赤脚登台表演的艺术家。那么,你是否知道,在中国,唯一一位亲自向这位“现代舞之母”学习过舞蹈的人是谁?

她,就是裕容龄。

——·传奇一生的开始·——

裕容龄出生于1889年,出身满清贵族。她的父亲裕庚原姓徐,属汉军正白旗人,是光绪年间的贡生,曾担任清朝驻日本和法国的公使。

19世纪末,裕庚出使日本时,曾带裕容龄参加一次宴会。席间,一位日本舞伎表演的古典舞让年仅7岁的裕容龄深深着迷。从此,她对舞蹈充满兴趣。但父母发现她偷偷学舞后极力反对,担心女儿“登台跳舞”有失身份。可裕容龄坚持不懈,父母最后只好答应她学舞,但条件是只能当作兴趣,不能公开表演。

——·邂逅邓肯,改变命运·——

1899年,裕庚调任法国公使,裕容龄随家人来到巴黎。当时,一位外交官夫人见裕容龄身材修长、容貌秀丽,觉得她是跳舞的好苗子,便建议:“美国的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正在巴黎教学,不如请她来教我们的女儿们。”

在当时的法国上流社会,培养孩子多才多艺是一种潮流。裕庚夫妇最终同意了。自此,裕容龄的人生迎来转折。邓肯见到这个中国女孩时,对她的舞蹈天赋感到惊喜,甚至愿意免费指导她。

在邓肯的悉心教导下,裕容龄舞技迅速提升。1902年,年仅13岁的她首次在巴黎登台,表演了《希腊舞》和《玫瑰与蝴蝶》,引来观众热烈掌声。

——·回国入宫,成为宫廷舞蹈家·——

1903年,裕容龄随父母回到中国。第二年,她进入皇宫,被慈禧太后聘为御前女官,成了一名宫廷舞蹈家。

当时的慈禧仍笼罩在八国联军入侵的阴影中,常常郁郁寡欢。太监李莲英建议让裕容龄跳舞解闷。慈禧看到西方舞蹈时感到新奇,演出结束后,裕容龄献上玉如意,慈禧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

——·善良的心与坎坷的晚年·——

裕容龄不仅是一位舞者,还是个心地善良的女人。清朝灭亡后,看到百姓生活艰难,她积极参加公益演出。尽管那时她已年近四十,但依然凭借扎实的舞蹈功底坚持登台。

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总理的建议下,裕容龄被聘为国务院文史馆馆员。她根据记忆写下《清宫琐记》等作品。然而,这些著作却在“十年运动”中被批判为“封建残余”,她本人也遭受红卫兵的反复批斗,甚至被打断双腿。

无奈之下,裕容龄写信求助周总理。总理得知情况后,立即安排人妥善照顾她,为她送去床和椅子等生活用品,才让她的生活有所好转。

1973年1月16日,裕容龄因病去世,享年84岁。

——·结语·——

裕容龄的一生,跨越了清末到新中国的巨大变迁。她是中国第一位亲自向现代舞大师邓肯学习的人,也是将中西方舞蹈文化联系起来的桥梁。她的舞蹈与人生,都注定写进历史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