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3日,朝鲜的互联网突然遭遇大规模瘫痪,许多以“.kp”结尾的朝鲜网站无法访问,甚至连移动3G网络也出现了大范围的崩溃,海外亲朝的团体网站也纷纷掉线。那几天,朝鲜的网络就像一个“孤岛”,只有极少数时候才能访问一些网站,但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不可用状态。这种现象并非因为朝鲜的硬件故障,而是因为遭到了外部黑客的攻击。

那么,这些被攻击的网站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黑客会针对朝鲜发动网络攻击?幕后黑手究竟是谁?

回顾朝鲜的互联网发展历史,1980年代末期,朝鲜开始重视信息技术的发展,意识到它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1985年,朝鲜在平壤设立了“平壤信息中心”,并在1990年成立了“朝鲜计算机中心”,该中心负责培养信息科技人才、开发软硬件,并致力于提高全国的IT技术水平。

为了促进信息交流,朝鲜还在多个高校和研发机构之间建立了局域网,推动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到了2000年,朝鲜正式推出了自己的互联网——“光明网”,虽然这个网络并未直接接入国际互联网,但它连接了朝鲜的政府网站和一些公共机构。

到了2008年,朝鲜成立了“高丽电信”,并引入了3G移动网络,逐步推动了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到了2014年,朝鲜大约有300万手机用户,虽然大部分民众无法接触到国际互联网,但有些朝鲜的网站已经与外界联网,其中包括新闻机构、高等院校和大型企业网站,这些网站大多由政府运营,用于对外宣传朝鲜的发展情况和表达官方立场。

然而,朝鲜的互联网发展并未免于挑战。2014年12月23日,临近圣诞节时,朝鲜的互联网遭遇了大规模的攻击,许多主要的网站无法访问。即便过了10小时后,网络情况稍有缓解,但接下来的几天仍然不稳定。12月26日,朝鲜官方域名(.kp)的网站再次受到攻击,朝中社等重要网站长时间无法访问。12月27日,朝鲜的移动3G网络也遭遇了瘫痪,许多外交人员和外派工作人员的手机无法正常上网。

朝鲜政府随后发表声明,确认网络瘫痪与美国的网络攻击有关。既然这些网站大多由政府运营,攻击显然是针对官方进行的。那么,为什么黑客要攻击朝鲜呢?

这一切的根源要追溯到2014年11月,索尼影业公司即将上映一部名为《采访》的电影,该片讲述了两位美国人前往朝鲜进行间谍活动的故事。虽然这部电影质量堪忧,但其内容对朝鲜及其领导人进行了极大的侮辱。朝鲜强烈谴责了这部影片,并公开表示将采取报复措施。

11月24日,索尼影业的网络遭到了大规模黑客攻击,攻击者自称为“和平守护者”。他们不仅窃取了公司的财务数据、未上映的电影,还曝光了大量演员的私人信息。虽然最初索尼影业并不知道攻击者的身份,但有消息指出,这次攻击很可能是朝鲜所为。12月3日,索尼公开承认这次攻击来自朝鲜,尽管朝鲜否认了与此事的直接关联,但高度赞扬了黑客的行动。

接下来的几天里,“和平守护者”继续曝光索尼的内部资料,甚至威胁要袭击即将举行的电影首映式。最终,索尼影业被迫取消了电影的公开上映计划。虽然该片仍然在一些独立影院和网络上上映,但此次事件让美国颜面尽失。为此,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将对朝鲜做出“适当回应”,此时,朝鲜的网络便遭遇了大规模的攻击。

尽管美国没有正式承认发动报复行动,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场朝鲜的网络瘫痪与美国有直接关系。朝鲜则立即发表声明,指责美国在破坏朝鲜的媒体网络运营。随着12月28日朝鲜网络逐步恢复正常,这场为期一个多月的网络风波暂时告一段落。

关于这场网络战争的幕后真相至今没有确凿证据,但可以确定的是,索尼影业遭遇的攻击很大可能是朝鲜主导的。虽然美国方面并未公开承认,但黑客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手段明显表明,朝鲜的网络部队具有相当强大的实力。

这次事件的结果可以说双方都有得有失。对于朝鲜来说,网络攻击不仅展示了其黑客技术,还让世界看到它在网络战争中的影响力。然而,这一行动虽然让朝鲜收获了胜利,却没有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利益,而对于索尼影业来说,虽然他们通过炒作得到了更高的关注度,但也遭受了巨大的形象损失。最终,朝鲜在这场持续一个多月的网络对抗中,似乎占据了更多的主动权,但其背后的后果却也让它自己并不愿意看到。

可以说,朝鲜对索尼影业的“反击”不仅展示了其黑客能力,也让世界看到了网络攻击的威力,但这种行为对于朝鲜本身并没有带来实际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