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探寻《色戒》这部电影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16 年前,22 岁的汤唯带着一股初生牛犊的闯劲接下了这部戏,却未曾想,这场演出让她背负了长达 16 年的争议与非议。这段交织着汗水、泪水与坚持的过往,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2007 年的夏天,北京电影学院的校园依旧带着几分岁月沉淀的质朴。彼时的汤唯,在群星璀璨的娱乐圈里不过是个默默无闻的新人,没有耀眼的光环,也没有太多人知晓她的名字。然而,李安导演却用他那双善于发现璞玉的眼睛,在茫茫人海中捕捉到了这个独特的女孩。
据当时的副导演回忆,汤唯初次与李安见面时,穿着极为简约的白色 T 恤与牛仔裤,素面朝天,未施粉黛,却难掩身上那份自然的气质。李安凝视着她许久,而后缓缓说道:“这双眼睛里藏着故事。” 要知道,为了找到能完美诠释王佳芝这一角色的演员,剧组几乎搜寻了整个华语电影圈,就连章子怡这样的知名演员也曾参与试镜。但李安却对汤唯情有独钟,任凭旁人如何劝说,始终坚持认定她是王佳芝的不二人选,这份笃定,足以见得他对汤唯潜力的认可。
为了贴合王佳芝的角色形象,汤唯经历了一段常人难以想象的 “魔鬼训练”。剧组的化妆师们曾多次提及,那段时间,汤唯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穿着高跟鞋练习步态,一练就是大半天。长时间的训练让她的双脚布满水泡,旧的水泡破裂,新的水泡又不断冒出,反复循环,却从未让她有过丝毫懈怠。
有一回,收工已是深夜,化妆师偶然看到汤唯独自蹲在角落擦拭眼泪,走近一看才发现,她的脚踝已经肿得像馒头一样。可即便如此,汤唯只是轻声说:“我还得继续练,王佳芝的眼神得有勾人的力量。” 更令人动容的是,为了深刻体会王佳芝内心的孤独与挣扎,汤唯整整三个月没有与家人联系。母亲打来的电话,剧组只能无奈挂断。后来,母亲实在放心不下,心急如焚地赶到片场,当看到女儿瘦得形容枯槁,当场便泣不成声,那一幕,让在场的人都倍感揪心。
李安导演在拍摄过程中对演员的要求向来严苛,拍摄《色戒》时更是如此。有一场戏,需要汤唯站在阳台上承受寒风的侵袭,当时天气寒冷刺骨,宛如冰窖,而她身上只裹着一件薄如蝉翼的旗袍。
据场记透露,这场戏一拍就是四个小时,汤唯如同雕塑般站在原地,纹丝不动。直到导演喊 “卡” 的那一刻,她的嘴唇早已冻得发紫,手指也僵硬得失去了知觉。可即便如此,当李安上前搀扶她时,她还笑着问道:“导演,要不要再拍一条?” 还有一场哭戏,从清晨拍到深夜,整整十二个小时,汤唯哭得双眼红肿,嗓子也沙哑得说不出话,却依旧咬牙坚持。副导演后来回忆,那天拍摄的片段极具感染力,后期看片时,在场的人无不动容,纷纷落泪。
《色戒》上映后,围绕着电影与汤唯的争议如潮水般涌来,批评与指责声不绝于耳。直到后来,与当年剧组人员闲聊时才得知,拍完这部戏,汤唯整整瘦了 15 斤,模样变化大到让人几乎认不出。
一位化妆师曾说:“你知道她为何能将王佳芝演得如此真实吗?为了感受角色的绝望,她把自己关在酒店房间里一个星期,饭菜都是剧组送到门口,她就一个人在房间里默默流泪,沉浸式地体会角色的痛苦。” 金星曾在节目中直言不讳地表示:“为什么男演员突破戏路被称作艺术,女演员稍有突破却要遭受谩骂?这分明就是双重标准。” 这番话,道出了许多人为汤唯抱不平的心声。
时间是最公正的裁判,它总能在岁月的流转中还原事情的本质。16 年过去,如今再回望《色戒》,我们会发现电影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反复推敲,每一个角色的眼神里都蕴含着深层的故事。正如李安导演所说:“汤唯不是在演戏,她是在用生命进行创作。”
再看如今的影视圈,能像汤唯这般为角色倾尽全力的演员已然不多。有导演曾感慨:“现在的年轻演员,大多急着追求名气,很少有人愿意沉下心来钻研演技。而当年的汤唯,是真的用心在演戏,用尽全力去塑造角色。”
写下这些文字时,心情格外复杂。一个 22 岁的女孩,仅仅因为一部戏,就承受了 16 年的非议与指点,这样的经历,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但汤唯却从未在公开场合抱怨过一句,她曾在采访中说:“我不觉得委屈,因为我相信时间会给出答案。作为演员,本就该全身心投入角色,不必在意他人的闲言碎语。”
这番话,掷地有声。外界的流言蜚语或许能打倒怯懦者,但对真正的强者而言,只会让他们更加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如今再看《色戒》,依旧会被汤唯的表演震撼。那个 22 岁的女孩,用最纯粹的热爱与最极致的付出,诠释了一个难以超越的角色,这份坚持与执着,本身就是最了不起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