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网红审美?什么是古典妆造?看很多电视剧里演员的妆造,除了换个发型和衣服,妆面和现代妆也没有什么不同,俱是长睫毛、大眼睛、大卧蚕、立体修容、果冻唇。

之所以叫网红妆,没有半点贬低的意思,主要是因为它流行度高,能在装饰后被人肉眼可见能识别的美,所以也成了大部分化妆师的必选作业。

网红妆的三大特点:1.底妆要特别白皙;2.各种方式放大五官量感,提高面部立体度;3.色彩浓烈或晕开眼妆,氛围感拉满(可选)。某种层面,真的感谢至少古装剧少带了些花式美瞳了。

注:本文仅对影视妆面效果进行解读,不涉任何人身攻击言辞倾向。

古风常见妆面

但这种妆乍看是好看,看多了之后、甚至一部古装剧里分不清谁是谁。这重度修饰的网感容易令人觉得,是妆面精致,而不是人美。而大部分古装剧,像被焊上了半永久妆,如果不谈剧情,只会令人觉得视觉疲劳。而审美标准的单一,一方面会扭曲大众审美,让一些人放弃对美的独立思考,导致审美肤浅化,比如一些并无多少审美价值的妆容不过是跟风模仿之作。

妖猫传

妆造和服饰为什么对古装剧这么重要?因为剧情相对慢热,而视觉化的形象是能帮助看客第一眼直接代入角色。所以即便是架空,也自有风格参考,一般来说会覆盖到我们常见的汉唐宋明等朝代,以帮助观众能快速加深印象。

长安十二时辰花间令

但同样一部唐风背景,分别采用了古典妆感和网红妆感,两种妆造风格给人感觉便迥然不同。古典妆虽没网红妆那么立体小巧精致(相对),却独有东方韵味。

祈今朝

网红妆相对古典妆,被大幅选择的原因,是操作简单。就像满大街都可以是网红妆,容易复制,因为浓妆重抹、到每个人脸上都一样;但古典妆造,单论不同朝代的眉形、唇形、发型就是数十种,不仅需要花时间去学习研究,还要根据服饰对应朝代、千人千面适当调整,那么真的是费神费脑。

一些剧之所以能成为经典,除了剧情故事生动、演员演技之外,服化道的表现力和张力功不可没。甚至好的妆造师,会跟随剧情变化变更妆造,而不是一个妆面从头跑到尾。

神隐

大家知道,拍戏不是按剧情发展顺序来的,很多情况下需要顶着一个头串演不同阶段的剧情,换套衣服相对简单,而改一个妆造往往要画上至少俩三小时,所以为了简化流水线快速作业,3个月内要拍完一整部戏,服化道是最大的重灾区,妆造更是能省则省。所以一个剧里同一个头可能换个配饰,就是一个新的妆造。

沉香如屑

连最基本的、不同阶段人物区分都做不到,更别提反映人物生长线了。在这点上,化妆师也不背锅,因为她们也是工业化的受害者。还没化完一个剧组,就要快速进入另一个剧组,甚至没有空档去思考、学习和设计。

但真以为观众看不出来吗?只是大家的审美已被工业化驯服了。87版红楼梦之所以总被拿出来作为服化道的经典比照,是因为团队历经八年时间,才完成了这37集的著作。服化道团队要提前熟读剧本,按照每个人物的外貌和性格特征,一一设计出不同情境下最适合的造型。

我们也并不想总回头看,杜绝创新。但不管是古装剧还是仙侠剧,毕竟都站在中国文化传播点上。那么既然要创新,也要建立在祖传审美体系的基础上,而不是直接把现代妆按到一个古典角色的脸上。

中国人本身就有中国韵味的东方美,为什么非要崇尚西方的立体美?为什么国人非要学习外国人的审美而抛弃自己的美好?各位剧组主创大神,审美要求高一点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