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独家发布于今日头条,请勿转载

这么多年在演艺圈打拼,我演了不少反派角色,也被很多网友称为“反派专业户”。让人印象深刻的有《九品芝麻官》中的常威,《导火线》中的托尼,还有《中南海保镖》中的王建军等等角色。

最近看到很多网友在评论区留言,提到我曾经说“绝不可能在外国出演反派”的事情。虽然这么多年来确实演了很多让人恨得牙痒痒的角色,但在国外的影片中我还是坚定这个想法,绝不能为了钱,让无数中国人努力塑造的良好形象被破坏!因为有的剧本里的反派不是单纯的艺术创作,而是某种目的输出。

其实每次诠释这些角色时,第一个念头我就会告诉自己:我不是反派。如果在饰演的过程中一直抱着 “我就是反派” 的想法,那根本没什么发挥空间,角色缺乏立体感。人性是复杂多面的,不该是简单的非黑即白。不管剧本上那些文字怎么写,电影时长就那么点儿,最终还是要帮着把正派角色立起来,反派的作用,更多是给正派制造压力、推动剧情发展。意识到这一点后,我总会在自己的角色里加一些剧本上没写的东西,让这个人物变得更鲜活。

回想起在电影《导火线》中的角色,其实在我眼里汤尼根本不是反派。我就想着,要跟那两个兄弟好好过日子,照顾好年迈的母亲。那两个兄弟,一个脾气火爆,一个总爱惹事,我呢,就很清楚的告诉自己,汤尼就是帮这两个兄弟“擦屁股”的。好不容易在这儿站稳脚跟,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我肯定会好好珍惜,拼尽全力保护好这个家。所以我从不管剧本上写没写 “反派” 俩字,我只专注于这个角色本身。

说到这里我还想特别感谢一下叶伟信导演和甄子丹先生,拍《导火线》那时候,我已经很多年没参与中国香港电影的拍摄了。我和子丹在八九十年代就认识,能在这部戏里重逢合作,我心里特别荣幸,也特别珍惜那次机会。所以,对于网上有些朋友说的那些 “谁打不过谁” 的言语,请适可而止就好。

咱们接着说回拍戏的事儿,除了《导火线》外,我和李连杰先生合作的《中南海保镖》里王建军也让人印象深刻。当初看完剧本,我就告诉自己,王建军不是反派。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戏里他弟弟没了,是被人杀的,他出来就是为了给弟弟报仇。要是拿现在的戏举例,比如有部挺出名的电影,主角本来只想安安稳稳过日子与世无争,可你把他最喜爱的狗杀了,他就拼了命追着你报仇,没人会觉得他是反派。可换个角度想:要是一个警察一辈子都在做好事,就一次不小心误杀了你的狗,结果你不管不顾,追着这个警察跑遍天涯也要杀了他,那在观众眼里,这个丢了狗的人,可不就成反派了嘛。

电影里肯定得分清正反派,这是规矩,但关键不是贴标签,而是你得用什么样的方式,慢慢把观众拉进角色的世界里,让大家看到这个角色不是一出场就只会滥杀无辜的 “工具人”。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理由和坚持,他是个有血有肉的人。

当然,也有那种纯粹作恶的角色,比如有些戏里的枭雄,他为了争夺天下,不得不做一些狠事。但就算是这样的角色,他心里也藏着挣扎,或者有各种不得已的缘由,逼得他没办法不那么做。就算这些缘由在剧本里只有小小的篇幅,我也会想尽办法,在有限的几个镜头里,让观众感受到,原来他是因为这些原因,才做了那些事。

演角色,首先得让这个角色的行为有道理,不能说演个反派,就毫无道理地一味 “反”,那样的角色太单薄,也没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