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第一天,我校初三5班的常博程同学完成了一项令人惊叹的跨学科实践——在一款风靡全球的游戏中,精准还原了汽油机四冲程工作原理,将课本知识变成了一个会动的3D模型。

缘起:当热爱遇见课堂 “在学习物理内能的利用这一章时,我对刘老师课堂上讲解的汽油机工作过程特别感兴趣。”常博程同学分享了他的创作初衷,“正好结合实践作业,我想到了能不能在游戏里把它‘造’出来。”带着这个大胆的想法,他独立完成了作品的1.0版本。当视频提交给刘老师时,老师第一时间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和鼓励。物理特色实践作业,常博程同学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他将一款游戏变成了“动态物理实验室”。

为了展现汽油机的四冲程工作过程,他综合运用了空间构建、逻辑设置与动态演示等数字技能,将书本上静态的图纸,转化为一段精细、流畅的3D动画。这不仅是知识的复现,更是一次生动的跨学科实践:他将物理学的“理”与信息技术的“技”相融合,展示了在AI时代,学生如何主动利用数字工具进行探索和创造,是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

“老师的肯定让我信心倍增!”常博程同学开心地谈道。随后,在刘影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师生二人共同投入到作品的优化中。刘老师从科学性的细节到演示动画的文字标注,都提出了专业的建议。常博程同学则据此重新深入研究,将活塞、曲轴、气门、火花塞等核心部件的运动关系梳理得更加精确清晰。最终,在2.0版本中,刘老师协助配上了由常博程同学挑选的背景音乐和更醒目的文字说明。一个由学生原创、师生共同打磨的精品动画就此诞生,动态演示与科学原理实现了完美结合。

这个假期,常博程同学玩出了新高度!当别人还在游戏里“打怪升级”,他已经悄悄点亮工程师技能,在虚拟世界里亲手搭建了一台会工作的汽油机!吸气、压缩、做功、排气——课本上静态的四冲程,被他用一场炫酷的3D动画安排得明明白白!

从第一版的惊艳,到第二版的细节拉满,这波操作,妥妥的“物理硬核浪漫”!真正的“大神”,玩的是游戏,秀的是理解,创造的是知识!为这位未来工程师的创造力点赞!

收获:知识在指尖“活”了起来 “当我亲手搭建的汽油机活塞在屏幕上严格按照四冲程节奏运转起来时,感觉书本上的知识都‘活’了!”常博程同学兴奋地总结他的收获,“这个过程不仅让我彻底理解了汽油机四冲程的工作原理,更理解了各个部件是如何协同工作的。同时我学会了如何将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小系统,并最终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极大地锻炼了我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和项目管理能力,我会在接下来的学业中继续努力,在创新中学习新知识。

尾声:创新无止境,探索不停步 这是一次“跨学科实践”育人理念的生动体现,是数字时代学生卓越素养的精彩展示。为这位富有创造力和探索精神的同学点赞!也致敬在背后默默支持、智慧引导的刘老师!期待未来有更多同学,在创新的道路上勇敢展现自己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