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年头谍战剧真少见,好不容易等到一部《守护者们》9月23日在北京卫视和优酷、咪咕视频上线,大家本以为能过把正经的间谍瘾,结果一看,张一山的表演直接把节奏带歪了。剧里头是1940年的上海滩,讲军统特工顾仰山误杀了密码专家李约瑟,然后拉来龙套演员丁一顶包,继续潜伏日军情报机构搞破坏。韩东君演顾仰山,张天爱演剧团老板冼碧云帮忙,刘欢他们这些老戏骨也掺和进来,本来阵容还行,可张一山一人分饰丁一和李约瑟两个角色,立马成了焦点。不是因为演得多牛,而是观众直呼这表演太出戏,硬生生把严肃谍战整成轻喜闹剧。网上有人直接说,这剧贡献了内娱25年来的第一个大笑话,张一山的那些小动作和表情,搁在谍战里头,简直是自带喜剧滤镜,敌人都显得傻乎乎的。
先说说张一山的来头吧,这哥们儿92年生,北京人,从小就混娱乐圈。六岁开始拍广告,2000年那会儿还小不点,接了点儿童剧小角色。真正火起来是2004年的《家有儿女》,演刘星那个调皮小子,全国小孩都跟着学他那股子机灵劲儿。剧拍了四季,到2007年收尾,他也从矮墩墩的小男孩长成瘦高个。童星光环亮堂堂的,观众看着他长大,感情深。可长大后事儿就多了,2010年考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和杨紫同班,大学四年低调读书,毕业后想转型。2016年的网剧《余罪》算他高光,演底层混混,眼神狠劲儿足,口碑回暖,大家觉得这小子有戏。
结果呢,2026年接了《鹿鼎记》韦小宝,播出来直接翻车。表演太夸张,蹦跶得像动画片,网友群嘲说他毁经典,从那以后片约少了不少。之后几年,他接了《春风十里不如你》和《柒个我》,前者校园戏还凑合,后者一人分饰多角,演心理分裂,勉强稳住演技口碑。可私生活也出点岔子,绯闻、负面新闻缠身,事业卡壳。2023年《守护者们》立项,他又试一人分饰两角,剧组8月3日在横店开机,11月13日杀青,本来压了一年多才播,估计就怕争议大。谁知一上线,果然炸了锅。
剧刚播四集,豆瓣评分滑到5.8左右,评论区全是吐槽张一山的。说他全程挤眉弄眼,台词京腔重得像在说相声,丁一那个龙套演员,本该接地气,结果演出来一股子刘星味儿。伪装盲人李约瑟时,拐杖敲地判断距离的细节本该细腻,可他那表情总带点小聪明过头,观众看一眼就破功。有人说,这不是谍战,这是喜剧,敌方情报机构里头,他一出场就自带笑点,破坏密码系统的紧张感全没了。韩东君的顾仰山演得硬朗,枪战追逐稳当,张天爱的冼碧云处理情报时眼神利索,可张一山一顶上,整体节奏就散了。网友直言,一颗老鼠屎坏一锅粥,他这主角位置,带不动。
这事儿搁内娱看,也不新鲜。张一山从童星到成名,起点高,国民度足,可转型路走得磕磕绊绊。童星多是双刃剑,早年红得发紫,长大后观众总拿旧形象比,新角色一出戏就出。像他这样,习惯了喜剧调调,肢体语言小动作多,搁严肃题材里头就显突兀。《鹿鼎记》那次用力过猛,韦小宝的鬼马本该狡黠,他演成纯闹腾,滑铁卢后低调了好几年。现在《守护者们》又来,导演杨文军和石栾本想玩轻喜谍战,融合荒诞元素,预告片里张一山拍韩东君屁股那下,还真逗乐了不少人。可正片一播,喜剧过头,谍战张力丢了。观众不买账,说选角眼光差,他身材瘦小,裹风衣像孩子扮大人,缺特工那股子硬气。
想想内娱这25年,谍战剧黄金期是《潜伏》《风筝》那会儿,孙红雷、刘烨他们演得内敛,心理博弈层层递进。现在市场变了,年轻观众爱快节奏,轻喜剧混搭成风,可平衡不好就翻车。《守护者们》本意创新,密码破译加智斗,本该有爆款潜质,35集长剧,配角鲍大志、王建国他们稳,可主角拉胯,热度从开播首日冲前十,第二天就掉队。优酷播放数据峰值后下滑,微博话题守护者们张一山阅读破亿,评论两极,正面说分饰两角切换丝滑,负面占多数,喊他戏混子,败光好感。
这背后是演员定位的尴尬。张一山早年靠《家有儿女》吃老本,长大想证明实力,接转型剧总卡在喜剧壳里出不来。像《余罪》那种底层狠角色,他能驾驭,可谍战需要克制,他一带京腔,台词就轻浮。剧里丁一记忆力超群,帮李约瑟顶包,本该是反差萌,结果演成小跟班闹剧。观众反馈,一集看完弃,代入感零。韩东君和张天爱撑场,前者西装笔挺,后者旗袍出圈,可整体口碑被拖累。有人调侃,全剧出圈理由是张天爱的造型和韩东君的颜值,张一山的脸成笑料。
搁娱乐圈,这类事儿常见。童星长大后,压力山大,杨紫他们转型顺,张一山就弯路多。负面新闻一堆,片约挑着接,结果选剧眼光也出问题。《守护者们》压播一年,估计剧方也犹豫,可一放,争议照样来。内娱25年,笑话多的是,从选角失误到表演崩盘,可张一山这回,算得上典型。不是说他没努力,剧组说他深入盲校观察细节,拐杖声判断距离练得细,可镜头一出,喜剧惯性上头,就收不住。观众接地气,直说扛不住主角,适合报童小角色。
再说剧本身,《守护者们》背景抗日上海,军统潜伏日军,破坏密码系统,本该热血。可轻喜元素加进去,闹剧感强,敌人智商低,漏洞多。预告片还行,播出后节奏拖,心理较量浅。争议中,也有人夸张一山自然,韩东君高冷反差萌,可多数觉得融合失败。谍战新赛道想开辟,结果踩坑。这反映内娱痛点,创新胆子大,执行跟不上。25年过去,剧集从纯谍到混搭,观众口味变,可核心还是故事稳、演技实。张一山这笑话,提醒大家,演员别总一人分饰多角,容易陷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