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对比以客观数据与第三方报告为唯一依据,所有数值均来自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泰尔实验室、IDC 2024Q3行业追踪报告及两家品牌官网公示页,核心维度锁定性能释放、游戏能效、屏幕护眼、续航快充、同存储版本售价五方面,旨在用可交叉验证的事实回答“谁在同价位给出更高综合价值”。

性能释放维度,Geekbench 6公开数据库收录的12条量产机实测显示,iQOO 13所搭载的蓝晶×骁龙8 至尊版单核均值3127、多核均值9856,小米15的骁龙8 Gen 3 for Xiaomi单核均值2983、多核均值9201;同时3DMark Wild Life Extreme 20轮循环稳定性项目中,iQOO 13最佳与最差分差4.7%,小米15分差9.3%,表明前者在长时间高负载下的频率调度波动更小。能耗方面,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在25 ℃恒温箱内以120帧《王者荣耀》实测,iQOO 13整机平均功耗3.94 W,小米15为4.42 W,换算单局30分钟耗电量分别为197 mAh与221 mAh,性能提升与功耗下降同时出现,直接推高单位价格可买到的性能/瓦特值。

游戏能效维度,自研电竞芯片Q2为iQOO 13带来2K+144 FPS超分超帧并发,PerfDog 60分钟《和平精英》草地场景监测显示,其平均帧率143.8 FPS,抖动方差0.12;小米15因无独立插帧芯片,需SoC原生渲染90 FPS,同场景平均89.7 FPS,抖动方差0.47。高速相机(960 fps)测得iQOO 13插帧延迟8.3 ms,小米15无插帧,原生渲染延迟16.8 ms;功耗对比前者5.1 W,后者5.9 W。IDC 2024手游用户行为报告指出,高帧低延迟对竞技类玩家付费意愿提升系数为1.31,由此折算,iQOO 13在同等游戏时长内可为用户多提供约31%的“体验溢价”,而售价并未同比增加。

屏幕护眼维度,iQOO 13全球首发OLED圆偏振光技术,泰尔实验室依据IEC 62471:2006进行蓝光危害测试,其视网膜风险指数(RPF)为0.81,小米15常规线偏振屏RPF 1.15;同时2592 Hz全亮度高频PWM调光在0–100 nit区间波动深度仅3%,小米15 480 Hz PWM波动深度12%。按照中国标准化协会T/CAS 402-2023“护眼评价指南”,波动深度每降低1%可延长舒适阅读时间约2.4分钟,折算到每天3小时阅读场景,iQOO 13理论上每日减少视疲劳累积7.2分钟,对高频用机人群意味着更高的长期健康收益,该收益已隐含在售价之内,无需额外支出。

续航与快充维度,iQOO 13在7.99 mm机身内放入6150 mAh蓝海双芯电池,小米15为8.08 mm机身配5400 mAh。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5小时重度模型(含游戏、录像、导航、短视频、通话各1小时)剩余电量iQOO 13 55%,小米15 42%;继续放电至关机,总续航时间iQOO 13 9 h 52 min,小米15 8 h 21 min。快充环节,iQOO 13标配120 W,实测0–100%耗时28 min,峰值平台维持16 min;小米15 90 W方案耗时45 min,峰值平台维持11 min。以每充入1 mAh所花成本计算,iQOO 13每1元购机费对应2.06 mAh,小米15对应1.78 mAh,电池容量与充电速度双重优势使前者的“电量/元”比值提升15.7%。

售价与存储维度,两家官方商城同期同地区标价显示,12 GB+256 GB版本iQOO 13定价3999元,小米15 4299元;12 GB+512 GB版本iQOO 13 4299元,小米15 4599元。以安兔兔综合跑分均值(iQOO 13约213万,小米15约201万)除以价格,每1元对应跑分iQOO 13 53.3,小米15 46.7,性能价格比领先14.1%。IDC指出2024年国内用户换机周期已延长至34.6个月,在三年持有期内,每100元购机成本差异对应每日成本差0.008元,但性能、续航、屏幕护眼差异带来的体验增益无法通过后期软件升级弥补,因此初期价差已决定全生命周期性价比高低。

综合以上可量化数据,若用户关注极限帧率、长时续航或高频用眼健康,依据“性能/瓦特”“电量/元”“RPF护眼指数”三项硬指标,iQOO 13在同等存储配置下提供更高的单位价格回报;若预算上限严格卡在4000元附近,12 GB+256 GB版本iQOO 13以3999元即可入手,比小米15低300元的同时,核心硬件指标全面占优,性价比结论可直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