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常常感到腰酸背痛,却不知原因?这可能是骨质疏松在悄然作祟。骨质疏松的症状往往在早期较为隐匿,不易察觉。掌握早期症状识别方法,能让我们防患于未然。通过了解相关知识,大家可以及时关注自身骨骼健康,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骨质疏松的常见症状
疼痛:疼痛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通常会感到腰背疼痛,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这是由于骨转换过快,骨吸收增加导致骨小梁破坏、消失,骨膜下皮质骨破坏引起的。
身高变矮、驼背:随着病情进展,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患者身高会变矮。严重时会出现驼背畸形,多在疼痛后出现。这是因为骨质疏松导致椎体松质骨因骨小梁稀疏、骨量减少而强度减弱,无法承受身体重量而被压缩变形。
骨折: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骼脆性增加,轻微的外力作用,如咳嗽、打喷嚏、弯腰、提重物等,都可能导致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有椎体、髋部、腕部等。骨折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导致长期卧床,引发肺炎、褥疮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这是因为胸廓变形影响了肺部的正常扩张和收缩功能。
骨质疏松的早期症状识别
轻微疼痛: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腰背疼痛或周身酸痛,疼痛程度较轻,且多为间歇性发作。这种疼痛容易被忽视,很多人会以为是劳累或姿势不当引起的。但如果这种轻微疼痛频繁出现,就需要引起重视。
肌肉痉挛:部分患者在早期会出现肌肉痉挛的症状,尤其是在夜间或寒冷时更容易发作。这是由于骨质疏松导致血钙水平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引起的。
牙齿松动:牙齿的健康与骨骼健康密切相关。骨质疏松早期,牙槽骨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吸收,导致牙齿松动。虽然牙齿松动也可能由其他口腔疾病引起,但如果同时伴有其他骨质疏松的可疑症状,就需要进一步检查。
活动能力下降:患者可能会感到身体灵活性变差,活动耐力下降,行走、上下楼梯等日常活动变得比以前困难。这是因为骨骼和肌肉功能受到影响,身体的运动能力减弱。
相关知识拓展
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绝经后女性、老年人、有家族病史者、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者、缺乏运动者、营养不良者等都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这些人群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骨质疏松。
预防骨质疏松的方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骨质疏松至关重要。包括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钙、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类等;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避免吸烟、过量饮酒和饮用咖啡;增加日照时间,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
骨质疏松的症状表现多样,早期症状可能较为隐匿。疼痛、身高变矮、驼背、骨折、呼吸功能下降等是常见症状,而轻微疼痛、肌肉痉挛、牙齿松动、活动能力下降等可能是早期信号。了解这些症状和早期识别方法,对于高危人群定期筛查和预防骨质疏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有效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
️其他医院查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