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消息,最近,全国多地出现新冠病毒感染流行趋势,就“当前新冠疫情处于什么阶段”这一公众关切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回答了记者提问。
钟南山指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5月份最后一周(即5月25日至6月1日)公布流感样病例新冠病毒阳性率为22.8%,占比差不多是1/5。新冠病毒目前虽然传染性强,但致病性弱了很多,它和流感一样。有的病患在有基础病的情况下要搞清楚诊断,然后再针对性地进行治疗。用药以后避免老年人或者有基础性疾病的病人出现重症甚至死亡。对待当前新冠疫情要像流感一样,不要慌。
️ 日常如何预防新冠感染
️ (一)基础防护手段
️佩戴口罩
在人群密集场所(如医院、地铁、商场)、密闭空间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建议佩戴 N95/KN95 或医用外科口罩,确保完全覆盖口鼻及下巴,避免触摸口罩外侧。
口罩潮湿或污染后需及时更换,废弃口罩放入专用垃圾桶,避免二次污染。
️手部卫生
外出归来、饭前便后、触摸公共物品(如电梯按钮、门把手)后,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至少 20 秒,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清洁。
避免用手触摸眼、鼻、口,减少病毒接触黏膜的机会。
️社交距离与通风
保持至少 1 米的社交距离,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活动(尤其是室内聚会)。
家庭、办公室等场所每天开窗通风 2-3 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促进空气流通。
️ (二)健康管理与免疫力提升
️疫苗接种
符合条件者(如未感染且未完成基础免疫、感染后满 3 个月等)应及时接种新冠疫苗,尤其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可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关注疫苗更新信息,根据疾控部门建议接种加强针。
️生活习惯调整
️均衡饮食:多摄入蛋白质(如鸡蛋、牛奶、瘦肉)、维生素(新鲜蔬果)和膳食纤维,避免高糖、高脂饮食。
️规律作息:保证每天 7-8 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减少免疫力下降的风险。
️适度运动:每周进行 3-5 次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瑜伽、游泳),增强体质。
️慢性病管理
高血压、糖尿病、肺部疾病等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服药,控制基础病情,降低感染后重症概率。
️其他医院查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