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尤其是暴发性心肌炎,起病急、进展快,儿童因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更易受到病毒侵袭。然而,由于初期症状与普通呼吸道感染相似,许多家长容易忽视,导致病情恶化。那么,如何区分感冒和心肌炎?哪些信号必须警惕?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科普。
️一、感冒还是心肌炎?关键症状别混淆
心肌炎是指心肌发生炎症反应,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如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等。由于病毒可能同时攻击呼吸道和心肌,因此早期症状与感冒高度相似,如发热、咳嗽、乏力等。但心肌炎往往伴随以下几个关键信号,家长务必提高警惕:
️1. 异常疲惫,精神萎靡
普通感冒的孩子虽然可能没精神,但通常仍能正常活动。而心肌炎患儿常表现出极度乏力,甚至拒绝走路、玩耍,稍微活动就气喘吁吁。
️2. 呼吸急促、面色苍白
心肌受损会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导致供氧不足,孩子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尤其在安静状态下)、口唇或指甲发紫、脸色苍白等缺氧表现。
️3. 心率异常,呕吐或拒食
心肌炎可能导致心律不齐,家长可轻触孩子脉搏,若发现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需立即就医。此外,部分患儿会因心脏负荷过重而出现恶心、呕吐、拒食等症状。
️重要提示:如果孩子“感冒”后出现以上任一症状,尤其是精神极差、呼吸费力,务必尽快送医,排查心肌炎可能!
️二、为什么儿童心肌炎容易被误诊?
️1. 早期症状不典型
心肌炎初期可能仅表现为低热、轻微咳嗽,容易被当作普通上呼吸道感染。部分患儿甚至没有明显症状,直到病情突然加重。
️2. 婴幼儿表达受限
2岁以下幼儿无法准确描述不适,家长只能通过观察其精神状态、食欲等判断,若对心肌炎缺乏认知,极易延误诊治。
️3. 病毒性心肌炎进展迅猛
暴发性心肌炎可在数小时内恶化,导致心源性休克或猝死。即使此前孩子看似“只是感冒”,也可能突然出现危象。
️专家建议:若孩子感冒后出现异常嗜睡、呻吟式呼吸、四肢发凉等表现,应立即前往医院,必要时做心电图、心肌酶检测。
️三、预防心肌炎,家长要做好这几点
️1. 警惕病毒感染后的“假愈期”
许多心肌炎患儿在病毒感染(如感冒、腹泻)后1-3周发病,家长需警惕“看似好转”后的病情反复,避免剧烈运动,密切观察。
️2. 接种疫苗,减少感染风险
流感疫苗、手足口疫苗(EV71型)等可降低相关病毒感染概率,间接预防病毒性心肌炎。
️3. 增强免疫力,避免过度劳累
保证孩子充足睡眠、均衡饮食,病后避免剧烈活动。若确诊心肌炎,需严格遵医嘱休息,防止心肌进一步受损。
️其他医院查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