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糖尿病已经成为了威胁人们健康的一大“杀手”。由于其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就患上了糖尿病。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糖尿病呢?又需要做哪些检查来明确诊断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

糖尿病的症状判断

典型症状: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当身体血糖升高时,肾脏会过滤出多余的葡萄糖,带走大量水分,导致患者频繁排尿,进而引起口渴多饮。同时,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身体无法充分利用葡萄糖,细胞能量供应不足,就会使患者产生饥饿感,导致多食。然而,尽管摄入了较多食物,但身体却不能有效利用,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增加,从而导致体重下降。

其他症状:除了典型症状外,糖尿病患者还可能出现一些其他症状。例如,视力模糊,这是因为高血糖会影响眼内房水与晶状体的渗透压,导致晶状体屈光度改变,引起视力下降。皮肤瘙痒也是常见症状之一,高血糖会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同时也容易引发皮肤感染,导致皮肤瘙痒。另外,患者还可能感到疲劳、乏力,伤口愈合缓慢,反复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等。

怎么判断自己是糖尿病,糖尿病诊断检查项目

糖尿病的检查项目

血糖检测:血糖检测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依据。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随机血糖检测。空腹血糖是指至少8小时未进食后的血糖值,正常范围一般在3.9-6.1mmol/L。如果空腹血糖值在6.1-7.0mmol/L之间,属于空腹血糖受损;如果大于等于7.0mmol/L,则可能患有糖尿病。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从进食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后的血糖值,正常应小于7.8mmol/L。随机血糖是指任意时间的血糖值,若随机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同时伴有糖尿病典型症状,也可诊断为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血清中的糖类相结合的产物,它可以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正常范围一般在4%-6%。如果糖化血红蛋白大于等于6.5%,对糖尿病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该检测不受饮食、运动等因素的影响,是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用于了解胰岛β细胞功能和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先测定空腹血糖,然后口服75g无水葡萄糖,之后分别在1小时、2小时测量血糖值。若2小时血糖值在7.8-11.1mmol/L之间,属于糖耐量减低;若大于等于11.1mmol/L,则可诊断为糖尿病。

检查的注意事项

检查前准备:在进行血糖检测前,患者应保持正常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检测空腹血糖前要禁食8小时以上,但可以少量饮水。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前3天,应正常饮食,每天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g,试验前8-10小时禁食。

检查过程配合:在检查过程中,患者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时,要在规定时间内喝完葡萄糖溶液,并且在试验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吸烟、饮酒等。采血时要放松心情,避免因紧张导致血糖波动。

通过观察自身是否出现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和其他相关症状,可以进行初步的自我判断。而要明确是否患有糖尿病,还需要进行血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检查项目。在检查过程中,要注意检查前的准备和检查过程的配合。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如有疑问,可以点击在线咨询。

其他医院查询 在线咨询